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宿迁日报资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拥有洪泽湖40%的水面和三分之二最适合螃蟹生长的浅水区,湖岸线165公里,加上境内的天岗湖、二嘴湖以及纵横交错的河、沟、塘、库等,全县水面总面积达166万亩,是江苏淡水养殖面积最大的县份。近年来,泗洪生态养蟹还原了大湖本色,大湖敞开胸怀回报泗洪,让泗洪的绿色农副产品畅销八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20世纪90年代初期,泗洪人开始利用水面养殖螃蟹。“大概在1996年前后,200克的统货螃蟹卖到120多元,蟹农心里高兴得像是喝了蜜……”提及过去的螃蟹销售情况,蟹农陈德宝至今难以忘记当时的激动和兴奋:“一亩蟹塘纯收入1万多元呀!”泗洪沿湖7个水产乡镇,绝大部分农民都从事螃蟹等特种水产养殖,水产总收入占全县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斗转星移。到了2000年前后,螃蟹养殖的规模虽上去了,但随着螃蟹产业竞争激烈,泗洪螃蟹却进入了惨淡经营状态。不少蟹农举债投资,最后血本无归,败走洪泽湖。原因是滥养蟹,且投放密度不合理、饲料质量差等,带来了螃蟹生长环境恶化,养出来的蟹大都是空壳,被消费者称为“垃圾蟹”。于是,泗洪决策者经过反思认为,洪泽湖属过水性湖泊,水流交换频繁,水质无污染,同时,地处苏北平原,四季分明,水中漂游生物及水生植物极其丰富,但不科学养殖使这些本来螃蟹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丧失,而水质富营养化等不利因素逐渐占据了上风。泗洪人痛定思痛螃蟹市场失宠的主要原因后,把沿湖乡镇生态养蟹、保护水质作为全县“环境立县”战略的重头戏。
县里放眼长远,少取多予,保护洪泽湖实招频出。近年来,先后把洪泽湖中惟一岛屿―――穆墩岛周围的7000亩螃蟹塘清理,改种荷藕等,将洪泽湖湿地实验区的数万亩蟹塘拆圩,从湿地移植芦苇、野荷等。同时,还引导湖中所有养殖户走生态养殖之路。
生态养蟹首先从改善螃蟹的生长环境着手。“在螃蟹塘里栽植水螃蟹最喜欢吃的优质水草,它既能给螃蟹当食物,又能帮螃蟹隐身蜕壳。我家的蟹塘全部栽植了伊乐藻。”临淮镇二河村蟹农张贵才说。据泗洪县水产部门同志介绍,目前,全县90%的养蟹水面都栽植了“伊乐藻”。繁茂的水草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净化水质,螃蟹在富氧水体中生长。水草不仅为河蟹提供了掠食、栖息、蜕壳、躲避敌害的条件,还为螺蛳等贝类提供了吸附物,为河蟹提供较好的天然饵料,同时控制了浮游生物的数量,创造了适宜河蟹生长的水质环境,还原大湖原本生态。“放养方式上,放养密度也由原来的1500-2000只/亩,改为400-600只/亩,投喂的饲料由土豆、玉米改为小鱼、螺蛳。投喂做到定时定量,防止饵料过剩腐化影响水质……”在洪泽湖上设点收购螃蟹出口香港天龙行的陆广梁,详细介绍了目前洪泽湖螃蟹养殖模式。
好水才能养出好螃蟹,如今已成为泗洪蟹农的共识。据该县临淮镇农技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专门购买了水质测量仪,帮蟹农测水质。养殖季节,几乎每天都有临湖的塘口蟹农请他们化验水质,了解水中的PH值、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含量,并及时调节水质,保证湖水始终达到二类饮用标准。保护洪泽湖水质安全,泗洪还从源头上加以控制。除了不准在沿湖建立工厂外,对于沿湖周边地区的农田,推广稻田养蟹种植模式,达到共生共益,即螃蟹捕食寄生在水稻根部的虫卵及多种害虫,使水稻无需用药防病治虫;“横行霸道”的螃蟹不停“耘耥”水稻根须,促进根系生长,多吸养分;而喂蟹所产生的富营养化物质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大量有机肥。
对于洪泽湖周边地区的农田,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和无公害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业生产源头污染,防止残留的农药、肥料废水排入洪泽湖。
泗洪人竭力保护大湖清纯如初,大湖也敞开胸怀回报泗洪。泗洪是苏州商品粮供应基地,每年为苏州提供的20多万吨小麦、大米。各项检测指标显示,泗洪提供的农副产品全部符合国家标准,是真正的绿色产品。目前,因湖而生知名农产品品牌20多个,有机食品认证7个,绿色食品认证61个。去年,泗洪出口螃蟹800多吨,连续3年出口螃蟹量位居全省第一;销售优质无公害农副产品5亿元,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2.5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