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河蟹病害发生的高峰期,这段时间最常见的河蟹病害有纤毛虫病、黑鳃病、水肿病、颤抖病。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在河蟹病害防治上坚持内服外用相结合,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一、纤毛虫病
1.症状及危害:病蟹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及大量的其他污物,呈黄棕色,于摸体表有滑腻感粘液。发病中晚期,蟹体周身被厚厚的附着物附着,引起鳃丝受损、呼吸困难,继发感染细菌病,导致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生长发育停滞,体质虚弱难蜕壳,引起死亡。该病具有病程长、累积死亡率高的特点。
2.病原:由纤毛虫寄生引起,主要种类有聚缩虫、累枝虫、钟形虫及单.缩虫等,镜检病蟹可见大量的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及丝状藻。
3.预防:①保持水质清洁和合理的放养密度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②定期使用底必净500克/亩·米或速效底改1 50克/亩·米,改善池塘底质和水质;③在发病季节使用阿维菌素溶液20~2 5毫升/亩·米,全池均匀泼洒。
4.治疗:①发现该病后用阿维菌素溶液2 O~2 5毫/升/亩·米或纤虫净200克/亩·米,病情严重隔日再用1次;②用菌毒清100克/亩·米或菌藻清1 00克/亩·米全池泼洒,连用2次。
二、黑鳃病
1.症状:病蟹的鳃丝暗灰色或黑色,易浮头,严重时全部变黑,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有的河蟹上岸,最后死亡。该病多发牛在成蟹养殖的后期。
2.病因:河蟹黑鳃病一般为细菌感染所致。根据诊治经验,水质不好是河蟹发牛黑鳃的主要原因,但也有由聚缩虫、累枝虫等寄牛虫寄生在鳃丝卜继发细菌感染形成黑鳃病。因此在治疗上应对河蟹的鳃丝进行镜检,看是否有寄乍虫寄生,再确定治疗方案。
3.预防: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②池塘中应种植‘定最的水生植物;⑧高温季节经常冲注新水,确保水质清新。定期抛洒底必净500克/亩·米或速效底改150克/亩·米或泼洒水质改良王500克/亩·米,每15~20天使用1次;④夏秋季定期用消毒药物全池泼洒。
4.治疗:第一步用显微镜对病蟹的鳃丝检查,如有寄生虫寄生,则应先用阿维菌素溶液来杀寄牛虫;第二步外用消毒药蔚毒清或菌藻清与内服菌克0.4%或氟尔康
0.4%药饵相结合,将水体中及蟹体内外的细菌都杀死,外用消毒药的次数视病情轻重而定, 一般l~2次,内服药饵要连喂4~5天;第二步,疾病治好后,全池泼洒生石灰,将水调成弱碱性。
三、水肿病
1.症状及危害:病蟹肛门红肿,腹部、腹脐及背壳卜方肿大呈透明状,病蟹匍匐池边,拒食,最后死在池边浅水处,该病主要是河蟹腹部受伤后细菌感染造成。
2.病原:由假单胞菌引起,或用药过量,河蟹腹部受伤引起。
3.预防:①在养殖过程中,特别在河蟹蜕壳时尽量避免惊扰,以免受伤;②经常添加新水,多喂鲜活动物饲料和新鲜菜叶;⑧定期用消毒药物全池泼洒,口J选用菌毒清l 00克/亩·米或菌毒净250毫升/亩·米。
4.治疗:伞池泼洒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1 OOi毫/t/亩·米或菌毒净250毫Yt‘/亩·米;同时内服氟尔康0.4%或甲砜霉素粉0.5%+克菌威0.5%拌饵投喂,连用4~5天。1周后伞池抛撒底必净500克/亩·米或速效底改150克/亩·米或泼洒水质改良王500克/亩·米改良水质。
四、颤抖病
1.症状及危害:发病初期,病蟹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蜕壳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或旱昏迷状态。随着病情发展,指节变红,而且.不断向上蔓延。步足易脱落,螯足卜垂无力,步足连续颤抖,口吐泡沫,不能爬行,因此被称为“颤抖病”。有时可见病蟹步足收拢,缩于头胸部抱成一团,或撑丌爪尖着地,若将步足拉直,松手后义立即缩回,亦有人称为“环腿病”或“僵爪痫”。解剖蟹体,可见体内积水,河蟹肉质糊化,肌肉萎缩,肝异变、腹水并伴有鳃丝发黑或呈黄色, 三角膜水肿,并呈现粉红色,胃肠无云食。此病对河蟹危害极大,发病较快,夕匕亡率高,从症状出现到死亡仅2~3同。主要危害体重1 O O克以L的:龄蟹,当年蟹发病率较低。
2.病原:由嗜水气单胞菌、弧菌及球状病毒感染引起。
3.预防:放养前彻底清塘,避免购进疫区蟹种,定期泼洒菌毒净250毫升/亩·米或菌藻清1 00克/亩·米,内服鱼蟹福星0.2%提高机体免疫力,每1 5~20天1次。
4.治疗:①伞池泼洒戊:醛、苯扎溴铵溶液1 00毫升/亩-米或菌毒净2 5 0毫升/亩·米,病情严重隔日1次:②同时内服氟尔康0.4%+根莲解毒散O.5%+克菌威0.5%拌饵投喂,连用5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