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马鞍山日报资讯: 又到螃蟹捕捞时节。对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塘南镇水产养殖大户孙才海来说,今年是一个丰收年,他在南圩养殖的2100多亩螃蟹,预计可收获6万公斤,收入超过250万元。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我的螃蟹就是注重质量,推广的是生态养殖,环境好,水质好,在市场上十分畅销。”
孙才海所在的塘南镇是当涂县的水产大镇,全镇养殖水面达3万亩,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五分之二是来自渔业。然而,在几十年前,人们守着丰富的水域资源,只能望水兴叹,水产养殖还是以人放天养的粗放模式经营,渔业生产水平极其低下,一直被“吃鱼难”长期困扰着。
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水产业实施了市场化改革,实行市场调节,渔业经营体制以承包责任制为主,渔业生产力由此得到了空前的释放,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花色品种逐渐增多,产品鲜度和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渔业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涂县掀起挖田养螃蟹的高潮。孙才海回忆说,他也承包了100多亩水塘开始养螃蟹,一年下来螃蟹卖上了好价钱,生活得到了改善,“家里瓦房变成了楼房,还供一个孩子上大学,我一个养鱼人真知足了。”
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河蟹养殖效益开始大幅下降,全县一半以上的养殖户出现亏本,河蟹养殖面积从25万亩降到15万亩,渔业效益急剧下降,河蟹养殖业受到重创。为扭转不利局面,重振当涂河蟹养殖雄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2000年开始,当涂县水产部门组织相关人员,经多方探讨,最后确定养殖效益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养殖粗放,盲目追求数量,导致水域环境质量的恶化。经过几年时间的探索,终于成功地摸索出一套被学术界称之为“当涂模式”的水产生态养殖方法。
“生态养殖模式,就是种草,移螺,稀放,配养。采取了生态养殖模式,在效益这块,可以增效三到五倍。”孙才海告诉我们:“过去不采用生态养殖模式,每亩只有三到五百元。而现在一般在1500元左右。”
谈起下一步打算,孙才海话语中充满信心。他说,当前政策好,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他目前已成立养殖公司,申报了“花津湖”和“财蟹”两个商标,还要联合周边的养殖户进行公司加农户运作,利用周边生态养殖基地发展水产饲料加工业,真正做活这篇水文章。
孙才海的水产养殖经历,只是当涂这个水产大县渔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统计数据更能看出当涂水产业的发展历程。2009年,全县共有养殖水面32万亩,实施生态养殖面积就达到了2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6.5万吨,其中螃蟹产量1.1万吨,渔业总产值达16亿元。该县水产业正逐步由水产资源大县向水产经济强县跨越。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