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资讯: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这是历史对苏州农业最生动的概括。
新中国成立60年来,苏州农业生产所经历的成长之路,水稻和渔业就是两个缩影。从单季稻、双季稻、再回到单季稻,从捕捞生产到人工养殖水产品,地产稻米、鱼虾从产量、品种到生产技术乃至品质,已今非昔比。 “四个百万亩”现代农业规划布局,水稻和水产占了重要两席。
60年前,水稻单产166公斤,全市只有一台中型拖拉机
苏州水多、河多,农事耕作、农业文化与水息息相关。正在修编中的《苏州农业志》,将苏州深厚的农业文化底蕴概括为“鱼文化+稻文化+蚕文化+茶文化”。四大农业文化体系造就了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的苏州农业生产特色。
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由于长期战乱,本地区原本发达的水稻生产受到了严重摧残,面积不断减少,产量水平下降。新中国成立之初,仍以稻麦、稻油等的两熟制为主,品种以籼粳稻、早中晚混栽格局为主。水稻面积约371.05万亩,平均单产仅约166公斤。
吴越春秋时期,范蠡推行掘池养鱼的富国政策,但当时的养殖品种仅局限于鲤鱼。新中国成立之初,战乱导致渔业衰落和贫困。据记载,加上自然捕捞和人工养殖,1949年,苏州水产品总产量仅约1.5万吨,相当于目前苏州人一个月不到的消费量。
农业机械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生产力的提升过程。近现代,农业新式机器的出现,改写了过去主要依靠人畜力和手工操作的古老耕作方式。苏州使用农业机械,引进机器灌溉农田,最早出现在清光绪末年。民国26年,吴江庞山湖蓄洪灌溉区建成三座苏州最早的电力排灌站。到1949年,全市拥有戽水机546台、6953千瓦,灌溉农田21.64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3.5%。拖拉机只有当时的吴江菀坪乡平沙湖合作农场一台福特中型拖拉机,配上犁、耙耕作。
373专业户靠养鱼成为“万元户”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古老的太湖稻区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历届政府为恢复和发展水稻生产,推广了一系列增产措施。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水稻生产经历了试种双季稻、关于“三三得九”还是“二五一十”的粮食熟制大讨论,后又恢复为单季稻一统天下格局的大变迁。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变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各地农业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也引发了农村劳动力的巨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1978年,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为177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72.5%;到1985年,减少到103.5万人,占总劳力的38.4%。
农民生活也发生了巨变。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农民住进了新房,用上了家电,迫切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向往省工、省力、简化、高级的栽培方式,农业生产模式也由此快步向现代化迈进。
进入21世纪,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大量稻田向非农用地转移,向水产养殖、蔬菜、花卉、林业转移。 2000年水稻面积为265.2万亩,2008年水稻面积调减至136.5万亩,但单产水平稳定在550公斤以上。
1978年,苏州数以万计的农户开展了家庭养鱼。 1984年,373户专业户靠养殖成为“万元户”,养鱼成为农业中的“黄金行业”。 2008年,苏州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23万亩左右,总产量突破30万吨,是1949年全部水产品产量的20倍。
如今1个农民能顶30年前近60个
近几年,苏州农业的现代化步伐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的推动下,越迈越快。
在市政府每年3000万元的现代农业专项资金扶持下,去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6亿元,是1978年总产值的10倍。农村劳动力方面,去年全市从事种养业的农村劳动力约30万人,仅为1978年的17%左右。如果按照劳动力人均创造的农业产值计算,如今的1个农民能顶30年前近60个农民的生产力。
去年全市水稻平均单产575公斤,是1949年的近3.5倍。集中体现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农机发展,今年在水稻上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