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资讯:
采盐场的污油流进水库,15吨白鲢变成煤油鱼,养鱼人委托本报征集专业机构鉴定损失
昨日,合川区尖山场赶集,附近大石镇群英水库的承包人吴丛清却守着水库里的15吨成年白鲢发愁:“上次赶集部分乡亲买了我的鱼,带回家煮熟后,发现鱼有一股浓烈的煤油味,他们再不买我的鱼了。”
鱼怎么会有煤油味?吴认为水库上游500米的采盐场污油池是罪魁祸首。
水库上游来了个钻井队
群英水库位于大石镇康碑村,周围都是庄稼地和水田;一条宽不足两米的小溪沟在附近村庄蜿蜒爬行,然后钻入水库,又独自向下游流去。水库周围没有工业企业,也没有其他污染源,养鱼的水质非常安全。
去年8月,一个采盐钻井队来到水库上游500米处的水田上开始打井钻盐。吴丛清说,“钻井队开钻第一天到水库来取水,我就当着镇里工作人员的面,当场警告钻井队一定不要把钻井的污油排进溪沟,否则污染了水库他们要负全责。钻井队承诺没问题。”
钻井队在钻探的同时,在旁边征用了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水田,修建了一个污油池,池深1米多,周围还修建了一圈高1米的红砖围墙。在污油池蓄油到一定程度后,钻井队还调来车辆将部分污油抽起运走。
今年3月,钻井队钻探任务完成,除留下几名工人看守设备外,其他人撤离。
大暴雨将污油冲进水库
8月中下旬,当地突然天降一场大暴雨。吴丛清说:“大暴雨让污油池的水位急剧上升,超过围墙,大量油污进入小溪沟,最后全部汇入群英水库。”
吴丛清找到采盐场,工作人员认为油污只是从水面上漂过,停留时间不长,应该没什么影响。
一天后,吴和妻子从水库里捕了10多公斤鱼到附近集镇上赶场。两天后,买鱼的乡亲们全部找上门来兴师问罪,说鱼煮熟了有一股煤油味。吴丛清感到情况严重:鱼肯定是被油污染了。
为了验证真假,吴丛清从水库里捕了一条鱼上来煮熟,果然有一股煤油味道,“污油已经渗透进了鱼的身体里。”吴说,自己年初时投放了1万多条白鲢,现在每条在1.5公斤以上,市场价值超过15万元,“鱼被污染了,不能再在市场上销售,我只能找采盐场索赔。”
记者昨日现场看到,污油池旁边的两块农田依然还有大片油亮的油污痕迹,而经过暴雨洗礼的污油池已经非常清亮。
征集专业机构鉴定损失
昨日,记者陪同吴丛清来到合川区盐化工业公司矿山事业部。工作人员介绍,对于采盐场污油导致的污染,公司目前正在镇政府主持下与水库承包人协商,“只要证明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会依法进行赔偿。”
大石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段天明介绍,对吴丛清水库被污染事件,镇政府非常重视,接连几天都在组织双方协商。目前,双方都比较认可的解决方案,是由吴丛清先聘一家专业机构对水库里被污染的鱼进行检验鉴定,以确认污染是否已经导致水库里的所有鱼不能食用,但至今没有找到一家愿意进行鉴定的专业机构。
如果找不到专业鉴定机构进行定性,这个损失的计算和赔偿就无法进行。这不但让吴丛清痛苦,也让大石镇政府头疼。为此,吴丛清委托本报向社会征集对鱼类污染有专业鉴定资质的鉴定公司,希望还事实一个真相。有类似资质的公司请与新闻热线966988联系。
煤油鱼吃不得
昨日,记者请教了鱼类养殖专家。
专家介绍,有煤油味的鱼是受到了酚污染——一些冶金、煤气、石油、化工等企业排出的废水中就含有酚。
现在,一些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湖,残留地表的废油也随雨水流入湖泊,在水面上形成油膜。鲢鱼和胖头鱼均以水面的浮游生物为食,容易将水面上的油一并吸进嘴中。受酚污染的鱼对人体有毒害,摄入的酚超过一定量,可使人中毒。
如何识别被污染的鱼呢?
一、看鱼形:污染较重的鱼,头大尾小,脊椎、尾脊弯曲僵硬或头特大而身瘦、尾长又尖。这种鱼含有铬、铅等有毒有害重金属。
二、观全身:鱼鳞部分脱落,鱼皮发黄尾部灰青,有的肌肉呈绿色,有的鱼肚膨胀。这是铬污染或鱼塘大量使用碳酸铵化肥所致。
三、辨鱼鳃:如果鱼鳃不光滑、形状较粗糙,呈红色或灰色,这种鱼大都是被污染的。
四、瞧鱼眼:有的鱼眼睛浑浊失去正常光泽,有的眼球甚至明显向外突起,这也是被污染的鱼。
五、闻鱼味:被不同毒物污染的鱼有不同的气味。煤油味是被酚类污染;大蒜味是被三硝基甲苯污染;杏仁苦味是被硝基苯污染;氨水味、农药味是被氨盐类、农药污染。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