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资讯:
刘家富,1940年生,1969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鱼类与水产资源专业,现为宁德市水产科技推广站站长兼试验场场长,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农业部“大黄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科技奖”获得者。因为破解大黄鱼人工繁殖养育的难题,被称为“大黄鱼之父”。
大黄鱼是我国沿海中下层迥游性经济鱼类,体色金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每当大黄鱼越冬、产卵的季节,它们成群结队汇集宁德三都澳官井洋,这时,讨海为生的渔民们打开灯光,擂起征鼓,张开渔网,呐喊声惊天动海。
大黄鱼属海洋中下层鱼类,离水即死,因此,人工养黄鱼,国内外尚无先例,更不要说人工繁殖大黄鱼了。1983年,刘家富和他所在的闽东水产研究所、宁德地区水技站科研团队一起,经过深入调查和严密思考,一个大胆的设想酝酿成熟:利用官井洋独特的自然条件,开展大黄鱼人工繁殖及养殖应用技术研究。他们的设想以其周密、科学而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被列入“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刘家富开始研究大黄鱼人工繁殖时,国内开展海水鱼人工养殖领域研究的人还不多,没有现成技术和经验可以借鉴参考,其研究难度可想而知。国内一些专家在研究时常因亲鱼问题没有解决,而无法继续进行。因此,很多人对人工培育成熟亲鱼和人工繁殖持怀疑态度。但是,刘家富凭着10多年来搜集、整理的大量技术资料和积累的鱼类人工繁殖及养殖经验,研究设计了至今仍不失其先进性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
要人工培育亲鱼,可以从人工苗开始进行养殖与培育,但这样起码需要2年时间才能成熟,加上研究人工繁殖技术,就需要3到4年时间,这样周期太长。为缩短大黄鱼人工繁殖研究周期,刘家富想出了从海上采捕天然大黄鱼进行保活、驯化与培育。
1987年,课题组找了雌雄亲鱼20尾进行试验。其中一组亲鱼产卵了,获得了两万多粒的受精卵,最终培育出100多尾全长约3厘米的鱼苗。这一成果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目前,大黄鱼已成为我国最大养殖规模的海水鱼种类。在大黄鱼养殖技术的带动下,闽东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海水鱼类人工育苗与养殖基地,拥有海水鱼类育苗室400多家,可进行人工繁育的海水鱼种类达25种,养殖的海水鱼种类达30多种。
评论列表 | ||||
|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水产人物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