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长江水产研究所、巴东县水利局人员在放流中华鲟。
荆楚网消息:23日,一尾35公斤左右的大中华鲟和50尾0.5公斤左右的小中华鲟畅游在三峡库区巴东神农溪水域,这是中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巴东县水利局合作,首次在长江三峡水域进行的中华鲟放养试验。根据监测情况,该水域还将适时放流第二尾大中华鲟。
中华鲟成长和生存在大海,但历史产卵场所在长江上游和金沙江。因为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的阻隔,中华鲟无法洄游繁殖。如果在长江上游放流中华鲟,使它停留在三峡水库及其上游江段,并能够摄食、生长、发育,则中华鲟有可能在库区及上游江段形成陆封性种群,这将为中华鲟的物种保存开辟一条新途径。为此,2005年,“三峡水库中华鲟种群重建试验性研究”课题获科技部立项,由中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实施。
放流的中华鲟体内殖有声呐(超声波)装置,体外镶有包含编号、电话号码等信息的锚标,以便于科研人员跟踪监测。据长江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介绍,6月15日,已在重庆放流5尾长2米左右、重40公斤左右的大中华鲟和200尾0.5公斤左右的小中华鲟。目前,已经建成宜宾至上海的监测网络。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