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南方农村报资讯:“产能过剩”、“质量混杂”、“低成本赚暴利”……近年来,罗非鱼苗种行业话题不断。在7月19日,由南方农村报主办的“罗非鱼危机与产业链整合”研讨会上,国内顶尖的罗非鱼育种专家汇聚一堂,针对我国目前罗非鱼苗种的现状,建言献策,同时也指出了现阶段我国罗非鱼苗种行业的许多弊病。
许多苗场亲本体系不完善
“虽然有相关法规,但现在很多水产苗种可以说没有门槛和准入机制,谁都能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杨弘研究员说,罗非鱼苗种的情况尤其不乐观,养这种鱼要出效益,对雄性率、生长速度等指标有一定要求。但现实情况是:几乎任何一个人都能孵化出苗种来,甚至从塘里捞一些商品鱼,就能生产鱼苗。而对于幼苗阶段的鱼的质量,连专家都难以轻易判断。
罗非鱼育种界的老前辈江山先生也提出了相似的看法,他表示,现在很多苗场在亲本保存和筛选方面很粗糙,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由于“多赚钱、赚快钱”的功利思想。在这一方面,奥尼品系罗非鱼的情况更为严重,由于是做两种鱼的杂交选育,维持好亲本质量需要较大的投资,包括人员、池塘、水泥池等固定设备,和较长的时间周期,再加上奥尼鱼苗产量较低,不少人干脆放弃了这一工作。
“大型的国家级、省级鱼苗场比较好,小场在质量稳定和控制方面,经常不到位。”杨弘说。他还透露,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每年都生产几百万尾用作亲本的罗非鱼苗种,有很多单位和机构引进,但这些亲本的具体流程和去向并不清楚,整个罗非鱼苗种的亲本体系较为混乱。
上海海洋大学李思发教授提出,我们国家的罗非鱼苗种生产,基本到现在为止处于无政府的状态,没有准入制,标准混乱,最倒霉的还是养殖户。在今年的4月,农业部启动了专项整治,但这些还都停留在表面上。
“性激素现象是对方一张牌”
罗非鱼苗转性和性激素的使用,是业界争议已久的话题。在这一次的研讨会上,专家们也对此问题进行了解读。
杨弘表示,虽然国家禁止使用性激素,但是在水产苗种生产中,相关规定并不明确,从目前的情况看,处于“大家都知道,但谁也不愿意多说”的状态,近似于一种潜规则。
行业中众所周知,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鱼苗使用性激素相当广泛。有业内人士透露:只要是做吉富品系的鱼苗,就一定要用性激素;而目前许多苗场的亲本退化严重,即便是杂交鱼苗,也存在使用性激素弥补亲本退化缺陷的现象。
一位养殖业行家告诉记者,曾有海南某大型鱼苗企业人士说,并不怕性激素会出问题,美国方面对苗种阶段使的使用是允许的,但对中国明令禁止使用性激素的问题,该鱼苗企业人士则避而不谈。
多位专家在研讨会上提出,对性激素的使用情况,美国不是没有可能以此为借口,对中国罗非鱼做出贸易制裁。之所以没这样做,主要原因是,美国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的罗非鱼,一旦哪一天国际上整个罗非鱼的产量已经够多,美国再不需要完全依赖中国的情况下,就完全可以做出种种不利于我方的制裁,这一点尤其值得警惕。
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分会副会长苏维平说:“性激素现象就是对方的一张牌,什么时候觉得需要了,打出来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