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以渔改碱 开发利用我国盐碱地之良方

发布时间:2009/7/11 15:19:58  来源:中国渔业报   编辑:石明凯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中国渔业报资讯:我国农业是典型的资源约束型产业,近年来,人口增长、城镇化加快、非农开发占用以及耕地的荒漠化、石漠化和盐碱化等,不仅使我国农业生产效益降低、耕地逐年减少,而且造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一方面,18亿亩耕地红线到了被突破的边缘;另一方面,合计超过21亿亩的盐碱地(水)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我国盐碱地和盐碱水域状况
  我国有14.8亿亩盐碱地资源,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6%(1996年,全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公布的数据),另外还有约6.9亿亩的低洼盐碱水域和约占全国湖泊面积55%的内陆咸水水域。这些盐碱地(水)资源遍及我国17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我国内陆盐碱地地区,受土壤盐碱程度、咸水型水质及干旱等自然条件制约,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如西北干旱地区、东部黄淮海平原和三江平原等部分地区。而内陆盐碱水域水质大多属于非海洋咸水且水化学组成复杂,人畜无法饮用,不能灌溉农田,也不能直接用于水产养殖,故绝大多数属于长期荒置状态,如内蒙的达赉湖、青海的青海湖和新疆的布伦托海等。
  发展盐碱地渔业意义重大
  发展盐碱地渔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需求。截至2006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仅为18亿2700万亩,守住18亿亩耕地底线的形势十分严峻。在保护好现有耕地的同时,开发潜在的土地资源和盐碱地(水)资源,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通过开发利用荒废盐碱地,可以使盐碱地(水)治理战略由单纯工程治理向区域生态综合治理转变,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展盐碱地渔业是农业综合治理盐碱地的重要途径。盐碱地形成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地下水位高。通过挖池抬田,降低水位,抬田种植,池塘养鱼,走以渔农结合综合治理盐碱地的路子,可以使种植业无法耕作的低洼盐碱地得到较有效的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盐碱水的出路问题。实践表明,目前建立的“上粮下鱼”、“上草下虾”等以渔为主的多元化盐碱地立体种养殖高效利用模式,把渔业利用与农业土壤降盐碱、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水、土、光、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土地次生盐碱化程度,而且扩大了耕地面积,在稳定和加强粮食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新的生产力。这是综合治理与利用低洼盐碱地,实现渔粮结合、同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发展盐碱地渔业是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水产品,特别是养殖水产品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渔业生产可利用资源日益萎缩,现有宜渔水面也不可能无限扩展,而水产品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开辟渔业生产新领域。因此,现阶段是发展盐碱地水产养殖的有利时机,利用我国丰富的盐碱水域开展水产养殖,可以拓宽渔业发展领域,增加水产品的产量,提供价廉物美的动物蛋白,对于实现水产养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展盐碱地渔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利措施。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业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产业,农产品是农民收入的基本来源。在我国土地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大多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缺乏新的增长点。发展盐碱地渔业,拓宽了农业的发展空间,挖掘了农业(资源)潜力,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效益,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盐碱地(水)资源转化为具有明显特色的区位经济优势,还可带动饲料、苗种、加工、冷藏、运输、水产贸易等相关产业,可以说发展盐碱地渔业是促进农民快速增收现实有效的措施。
  可行性和前景分析
  我国盐碱地水产养殖业有了初步开端。目前,通过盐碱地水产养殖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带动示范效应良好,如河北沧州约有320万亩盐碱荒地,其中草木不生的重盐碱地约120万亩,占可耕种土地面积的33.4%,水资源匮乏,生产条件比较恶劣,地域性经济基础薄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在当地推广盐碱水质改良和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扶持,被列为政府的办实事工程之一。通过“科技引路、示范带动、基地连农户”等方式,短短几年内,沧州地区掀起了盐碱地水产养殖的高潮并带动形成了新的产业,如沧州市国家级贫困县海兴县约有100余户农民,通过盐碱地水产养殖,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尤其前小里寨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人均收入达2000元左右。2007年度沧州市万亩盐碱地水产养殖示范区还被列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目前,通过盐碱地水产养殖,综合开发20万亩盐碱地,遍及河北省沧州市12个县市,近100个乡镇,养殖者约4000余人,养殖户1000余户,此外还带动了当地饲料、苗种、冷藏、运输、水产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盐碱地水产养殖新增产值约占了沧州市渔业经济比例的10%,新增产值近10亿元。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迄今为止,在我国除山东、陕西、吉林等地利用低盐碱水开展了水产养殖外,全国绝大部分盐碱地(水)资源,尤其是高盐碱水域基本没有被利用,现有盐碱渔业与我国的水产养殖总面积8610多万亩和总产量3278多万吨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初步测算,如果当前我国盐碱地(水)面积的5%得到渔业开发利用,也就是6750万亩盐碱地和3450万亩盐碱水域,分别相当于18亿亩耕地的3.75%和1.92%,3450万亩盐碱水体相当于目前水产养殖总面积的40.07%。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平均产值每亩3746元,盐碱水养殖按平均产值的50%核算,单纯盐碱地渔业利用的经济产值可以达到646.19亿元,相当于4787万亩耕地的产值(按全国耕地平均产值计算),还可增加从业养殖生产者100万人,并且辐射带动相关产业(苗种、饲料等)产生的效益将更加可观,可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是发展盐碱水养殖较好的时机。渔业产业尤其是出口水产品具有优势,同时也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较大,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深化,需要进一步转变思路,扩大内需,发展节约型渔业,保证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盐碱地水产养殖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切入点。
  已有研究基础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渔业科研工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起,已瞄准这方独特的水土。“九五”期间,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通过承担“沿黄低洼盐碱地以渔改碱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的攻关项目,在山东东营等地建立了“上粮下渔”养殖模式,利用黄河水压碱降盐,在开发淡水养殖业的同时带动种植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我院东海所科技人员通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通过化学手段对一些不同类型的盐碱水质进行改良,使原无利用价值的盐碱水质成为养殖用水,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建立了以凡纳滨对虾为主体的多元化养殖模式,取得了盐碱地水产养殖的突破性进展。
  相关建议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虽然我国盐碱地水产养殖业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有较好的前景和发展空间,但作为新兴事物和产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尤其是其开发前景和潜在效益尚未引起各方关注和重视。因此,为推进盐碱地渔业开发持续深入开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摸清我国宜渔盐碱水域资源状况的“家底”,科学制定盐碱地水产养殖的发展规划,把“以渔改碱”作为我国盐碱地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来抓。
  二是在现有基础上建立盐碱地标准化生产技术,并推广示范形成各类盐碱水体的养殖技术,特别是生态综合养殖技术,使盐碱地水产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建立信息平台,开展咨询服务,为各地开展盐碱地水产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继续加强相关基础研究,同时以我国盐碱水资源渔业开发为重点和突破口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我国主要盐碱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不同盐碱水质改良关键技术和综合调控技术体系,渔农高效开发利用模式及技术体系,抗逆增养殖品种筛选、移植驯化及选育,盐碱水域病害防治技术体系,盐碱胁迫下水生生物适应、调节和抗逆机理等相关研究。
编辑:石明凯 访问人次:2639 关键字:以渔改碱,盐碱地,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综合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