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快报资讯:
从6月27日到30日,短短四天时间,据当地政府保守估计,2001年就号称大黄鱼之乡的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白沙角养殖区死亡大黄鱼4000吨。这个量,大约为福建全省大黄鱼年产量的8%,全国产量的6%。
但死亡并没有停止。昨日凌晨零时,白沙角海区近千家渔排上,还是灯火通明,上万人忙着捞网箱里濒临死亡的大黄鱼,溪南镇上许多店铺关门,他们都被亲戚朋友请去渔排上帮忙。
趁着夜色从宁德市区方向开到养殖区的五六十艘大船,在各渔排间忙着收鱼,这是任何丰收季节都不曾出现过的繁忙景象,只是他们收获的不是喜悦,而是养殖户的泪水。
18元 、13元、7元、4元……
2008年5至7月份,在溪南镇渔排间收购六两以上的大黄鱼,每斤价格都在18元左右,但这个价格,在2009年6月27日开始变化,28日降为13元,29日为7元,30日为4元。
“4元一斤,我干脆往海里倒。”昨日凌晨守着上千斤刚起出来的黄鱼,谢先生只想抱头痛哭。
从29日开始,面对几乎无法避免的结果,大部分养殖户几乎在夜晚同一时间起鱼,将活的半斤以上的黄鱼从网箱里起出来,希望能卖掉减少损失,“鱼死了去捞就不值钱了。”在溪南养了11年大黄鱼的张香安说。
张香安说,从27日开始,他几乎没怎么睡过觉,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了,捞鱼、起鱼、卖鱼,另外还要将死鱼运到远处处理掉。
张香安对那些不断压价的鱼贩子情绪很复杂,“如果我是来收鱼的估计也会这么干,不卖的话,就只能死掉烂掉,一文不值。”
冰块、冰库、冰块……
针对鱼贩子连续四天的跳楼价,和大部分养殖户一样,张香安这两天,几乎疯狂地到处联系冰块,到处找冷库,“这么低的价钱,卖出去也是血本无归,如果能先冷藏起来,等到价钱好的时候卖出去,损失会少点。”
但张香安的这个想法,很快就破灭了。
据记者了解,溪南镇上的冰厂,每天能生产冰块300片左右,2008年,一片冰的价格也就3到5元,但这几天,溪南的冰从一片10元卖到15元、20元,甚至30元都是有价无市。张香安30日联系了一天,花100元才买到4片冰。30日晚,张香安一个冰库都没联系上。
最后一招: 撒石灰
30日,张香安三兄弟已经放弃起鱼,下午5时,记者在猴屿码头遇到他的弟弟张香仁,他正带着侄子张忠亮从码头往船上搬石灰。
他们打算用石灰兑水,倒进网箱里,“给鱼洗个澡杀杀菌”,是否有用他们不知道,反正是死马当活马医,最后一招了。
24岁的张忠亮在部队时是士官,回家这几年为了养好大黄鱼,订阅了各种养殖类科技书籍。他说,大家都知道,白沙角大黄鱼得的是白点病,“虽然病因找出来了,但大家还是束手无策。”
其实根本不用请教专家,任何一个养殖户都会说出,大黄鱼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是养殖密度太大,海水交换不够,导致细菌孳生。
“白点病暴发是迟早的”
对于引起大黄鱼死亡的白点病大暴发,张香安并不陌生,按照他的说法,是每隔四五年就暴发一次,他是第三次经历。
“2005年前,我的渔排在安东,那次安东渔场白点病大暴发,但渔排少点的白沙角海区却没事,所以就转过来了。”张香安说,十几年的养殖经验,大家都知道养殖密度太高,到了四五年,很危险,但谁也控制不住,像在赌博一样。
早在2009年年初,霞浦县溪南镇分管渔业的副镇长叶良祥,就向白沙角的养殖户发出过警告,如此大规模养殖,暴发白点病是迟早的。
“本来是个优良海区,但养殖搞了四五年,喂食和鱼的排泄造成的污染物不断沉积,迟早有一天会超过海区自我更新的能力。”叶良祥说。
对于养殖户不顾危险,盲目扩大养殖规模,镇政府只能劝导。“政府又不能强行限制养殖户的养殖规模,没有执法依据嘛。”叶良祥无奈地说。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疫情预报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