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05-7-4) 2日上午,在松花江北岸,包括鲤鱼、鲢鱼、鲫鱼等在内的200万尾鱼苗,快乐地游进了松花江。据了解,这是哈尔滨市开展渔业人工增殖放流活动15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作为尝试,国家二级保护鱼类史氏鲟鱼也首次被放流进松花江。
当日9时许,在市政府广场前方的人工湖畔,工作人员把一尾尾鲜活乱蹦的小鱼苗倒进湖中,不一会鱼儿就游向了松花江。据活动主办方市农委渔政处冯代英介绍,放流的鱼苗中有一厘米长、今年刚孵化的夏花鱼苗,也有已经长了一年、达到半斤沉的春片鱼种。品种除传统的鲤、草、鲢、鳙、鲫鱼外,还有首次放流的史氏鲟鱼,这些鱼在江中生活的日子里,如果不遭受到污水污染或人为制造的险境,存活下来将不成问题。
据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松花江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全流域鱼类品种有79种,松花江特产的“三花五罗”“大白鱼”等名贵鱼种更是闻名于世。可是近十几年来,由于工业、生活废水的污染和多年枯水,以及私捕滥捞的增多,致使松花江鱼类资源出现枯竭。为保持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1991年起,我市开始实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15年来政府投资近百万元,累计已向松花江放流鱼种5744万尾。
采集;黄子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