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鲁中晨报资讯:“花33元购买了一斤基围虾,本来觉得挺便宜,可没想到少了2两。”这下,张女士终于明白“买的不如卖的精”这句话的含义了。
17日,张女士在金晶大道一水产批发市场看到基围虾很新鲜,商贩说是35元一斤。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每斤33元成交。商贩把虾放在秤上称好,又装进了一只黑色塑料袋。回家后,张女士的同事用电子秤一称,发现基围虾少了2两。“其实,多数人都知道水产市场的秤不准,动辄十几元的鱼虾差一两就能赚1元钱,不像买青菜。可当时我特意看了看秤,的确显示的是1斤呀,怎么就少了呢?”
18日上午,记者到张店城区的两个大水产批发市场转了转。在一个专门卖黄花鱼、鲈鱼的摊位,一男子买了十几条大黄花鱼,称完后用白色的保鲜盒装好。记者也跟着买了两条,而称重时,小贩在电子秤上摁了几下。“单价是一样的,为什么还要重新输入单价?”记者问。小贩笑了笑,他说刚才那人是一家酒店的老板,每天都来这里买鱼,回去后是按条卖给客人,一般是36元一条。卖给这样的人,可以在秤上做点手脚,反正对方也不在乎。“你这肯定是自己吃,不能少给你的。”
而在另一家水产市场,一家水产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水产市场很少有不缺斤少两的。“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竞争激烈,顾客就喜欢低价。比如都是按20元一斤进的货,可有人就敢18元一斤卖,为啥,就是从秤上赚回来。”
记者了解到,消费者到水产品市场购物时,一般不会索要发票,同时也不可能都带着秤去购物,所以一旦消费者离开柜台后发现缺失,是谁的责任很难界定。因而,此类维权非常困难。虽然大型水产品市场内都设有公平秤,但是很少有人去复称。在此提醒消费者,购买水产品后最好能去公平秤上再称量一下,发现问题立即找摊主说明,并且还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