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第一财经日报资讯: 一位消费者走到超市的水产品柜台,挑了几条罗非鱼。但她对罗非鱼的质量有所怀疑,随后,她从超市那里拿到了这一批次罗非鱼的“可追溯标签”,通过手机查询到这批罗非鱼的相关质量信息,终于放心地付了款,拿回家食用。
这是科研人员描绘的未来消费者在超市购买罗非鱼的一个理想场景。如今,这一设想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罗非鱼是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暖水性鱼类,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各国推荐养殖的鱼类之一,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饲养容易等特点。
5月26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上,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秘书长王代同透露,“罗非鱼养殖质量可追溯系统”已经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这一成果也是国家“863”计划项目和欧盟第六框架计划(FP6)的研究成果之一。
全链可追溯
可追溯系统的产生起因于1996年英国疯牛病引发的恐慌,另两起食品安全事件——丹麦的猪肉沙门氏菌污染事件和苏格兰大肠杆菌事件(导致21人死亡)也使得欧盟消费者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缺乏信心,但这些食品安全危机同时也促进了可追溯系统的建立。为此,畜产品可追溯系统首先在欧盟范围内产生并建立。
据了解,近年来国内外很多机构和学者开展了食品可追溯系统的研究。
2007年,北京已经开始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形成了由一个一级平台和四个子级系统构成的追溯体系。一级平台是指北京市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数据中心,负责对相关信息进行归集、分析、评估、跟踪、预警。四个子系统包括果蔬、动物产品、预包装食品和奥运食品安全追溯子系统。
在奥运期间,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对奥运食品供应商、赞助商、定点供应基地、企业及物流配送中心进行全程监控,对原料采购、贮藏、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关键点的控制。
美国也已经开发了一种叫做Agspan的电子追踪系统,实现了猪、牛肉制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挪威渔业研究所牵头实施了TFP计划,该计划从整个水产品生产流通链的角度,确定了捕鱼生产流通链信息记录细则和养殖鱼生产流通链信息记录细则。
欧盟委员会于2005年制定了水产品追溯计划,安排多国科研机构和人员研究水产品的全链可追溯性,并建立了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执行标准。目前,水产品可追溯系统已引起各国消费者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据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家任晰介绍,罗非鱼养殖是整个产业链最为关键的环节,一旦质量安全风险从水产养殖源头产生,在后续环节中将无法消除或需要在供应链下游花费更大的成本与代价,这些风险将带入最终加工成品中,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任晰称,鉴于罗非鱼等鱼类无法实现像牛、猪等畜产品个体标识的情况,科研人员设计了基于批次的产品追溯方案,并采用条码标签作为信息载体,便于消费者根据产品条码获得相关质量信息。
市场潜力巨大
据第一食品网介绍,2007年,我国国内市场消费了61.5万吨罗非鱼,国内的消费量占我国罗非鱼总产量的54%。中国成为罗非鱼全球最大的消费国。
我国罗非鱼养殖的主要区域是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四省区。2007年四省区罗非鱼总产量达99.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同年,中国的罗非鱼产量达121万吨,产量接近全球总产量的五成。
据了解,上述四省区已经将发展罗非鱼养殖作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海南省为此专门制定了《海南省罗非鱼产业化行动计划》,力争到2010年罗非鱼养殖面积达44万亩(其中精养27万亩,粗养17万亩),罗非鱼总产量达30万吨,年总产值25亿元,加工出口6万~8万吨,将海南建成中国主要的罗非鱼优势水产品出口基地。
但目前我国罗非鱼养殖质量标准偏低,生产技术操作不规范。据《海南省罗非鱼产业化行动计划》介绍,海南省罗非鱼生产主要以农户养殖为主,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片面地追求数量,致使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产品不能达到国际市场的质量要求。已审定的《奥尼罗非鱼》产品质量标准(DB46/ 51—2006)及与其相配套的《无公害食品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DB46/T 52—2006)尚未正式付诸实施。
广东省汕头市渔业部门也反映,“大部分养殖户没有掌握罗非鱼的健康、高产养殖技术,绝大多数罗非鱼未按照国家的水产养殖规定和进口国的要求进行养殖,使产品的药残、重金属和细菌等安全卫生项目时有超标,严重影响罗非鱼的出口。”
据介绍,随着参与罗非鱼产品出口贸易竞争的国家越来越多,严格规范养殖和加工技术规程,提高罗非鱼产品质量安全,就显得特别重要。
根据《海南省罗非鱼产业化行动计划》,海南省将用5年时间,初步建立罗非鱼标准化体系,建设罗非鱼质量、环境、病害监测中心,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使罗非鱼质量安全基本达到国家无公害标准。
附表_国外畜禽产品可追溯体系
加拿大
加拿大强制性的牛标识制度2002年7月1日正式生效,要求所有的牛采用29种经过认证的条形码、塑料悬挂耳标或两个电子纽扣耳标来标识初始牛群。2008年,加拿大有80%的农业食品联合体实行农产品(10.03,-0.18,-1.76%)可追溯行动,推进“品牌加拿大”战略。
日本
日本政府已通过新立法,要求肉牛业实施强制性的零售点到农场的追溯系统,系统允许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输入包装盒上的牛身份号码,获取他们所购买的牛肉的原始生产信息,作为对疯牛病的反应,该法规要求日本肉品加工者在屠宰时采集并保存每头家畜的DNA样本。但是,日本政府没有要求进口肉类的可追溯。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70%的牛肉产品销往海外,对欧盟市场外贸出口值5200万澳元。国家牲畜标识计划(NLIS)是澳大利亚的家畜标识和可追溯系统,它是一个永久性的身份系统,能够追踪家畜从出生到屠宰的全过程。
荷兰
荷兰建立了禽与蛋商品理事会的综合质量系统(IKB),它是一种质量控制系统,其目的是保证生产链中所有重要活动都在受控情况下进行。为此,在IKB范围内的所有涉及禽肉和禽蛋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部门都必须为其业务操作方式提供保证。这点适用于家禽饲养场、饲料供应商、兽医师和产品加工商。每一生产链各自都有专门的IKB规章制度。
英国
英国政府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家畜跟踪系统(CTS),这套家畜跟踪系统是家畜辨识与注册综合系统的四要素之一。在CTS系统中,与家畜相关的饲养记录都被政府记录下来,以便这些家畜可以随时被追踪定位。家畜辨识与注册综合系统的四要素是:标牌、农场记录、身份证、家畜跟踪系统。
欧盟
欧盟要求大多数国家对家畜和肉制品开发实施强制性可追溯制度。欧盟的畜体身份和登记系统由包含唯一的个体注册信息的耳标、出生、死亡和迁移信息的计算机数据库、动物护照以及农场注册机构组成。此外,从2002年1月1日起,要求所有店内销售的产品必须具有可追溯标签的规定开始生效,要求所有欧盟牛肉产品的标签必须包含如下信息:出生国别、育肥国别与牛肉关联的其他畜体的引用数码标识、屠宰国别以及屠宰厂标识、分割包装国别以及分割厂的批准号和是否欧盟成员国生产等重要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