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中国新闻网资讯:今年是南海伏季休渔制度实行第十一个年头,休渔期首度增加为两个半月。广东省唯一海岛县南澳漫长而曲折的浅滩,成了赶海人的聚宝盆。
南澳位于闽、粤、台三省海面交叉点,由主岛南澳岛和附近二十二个岛屿组成。水产资源丰富,可供开发的渔场五万平方公里,周围近海渔场和浅滩渔场的各种鱼、虾、贝、藻类有一千三百多个品种。入夏以来,每逢海水退潮时刻,在南澳环岛临海一侧的浅滩上、礁石旁边,时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赶海人,或是来自渔家的妇女,或是参加休渔的渔民,或是来自盐场盐民。
南澳人把赶海称之为“落溪”。有经验的赶海人告诉记者,“落溪”需要看“流水”,即看海水涨退潮时间。海洋生物多附着在浅滩礁石上,要赶在海水退潮时刻到涨潮前“落溪”, 才有喜人的收获。
二十九日,记者在退潮时刻随同赶海人一同来到浅滩礁石了解赶海经过。赶海人通常胸挂麻袋、布袋,手握专门的铁铲、镙丝刀、刀片等工具,在浅滩礁石上撬、摘、采各种贝类、海藻、海洋生物。
只见退潮时露出水面的嶙峋礁石上,有的石缝内长满米黄色、形似鸡脚掌的细小石灰质鳞片,南澳人唤之为“鸡鞠”(学名龟足),有的附着着外壳黑色、形似薄壳的“乌泥”(学名厚壳贻贝),有形状象马齿的“缉仔”(学名藤壶),更多的是绿色的石莼,竭色、紫红色的叉枝藻、赤菜(学名海萝)等。
“一次‘落溪’可收获贝类海鲜少则一、二公斤,多的达几十公斤。少了自家用,多的就上市,日收入可百元左右。”一位胸前挂着满满一袋贝类海鲜的赶海人告诉记者。“如果像今天能撬到有延年益寿之功效的高档海鲜龟足,收入就更多了。”
在撬取贝壳的同时,赶海人也采摘生长在礁石上的海藻、叉枝藻、赤菜。由于海藻、叉枝藻、赤菜等有治痢疾、降肠火之功效,在市场上热销。一个赶海人一般每天能采摘到三至四公斤藻类,收入也有上百元。
南澳岛地处台湾海峡喇叭,北回归线贯穿主岛,常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无霜冻,光照充足,特别适宜海洋生物生长。加上近年来南澳县走生态种养之路,海洋环境日渐改善,丰富的海水微生物、浮游生物为众多海洋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极好的饵料和养分,礁石林立的浅滩上成为聚宝盆,赶海人往往收获颇丰。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