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银沙资讯:5月17日下午约6时,雷州市雷高中学饭堂某临工组织家庭聚餐时,发生了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目前,5名中毒者分别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留院就诊,病情稳定。
知情人张姐介绍,其妹夫当日从遂溪线江洪一带卖回10多斤活织纹螺,带了些给住在雷城的父亲,后将其余留在雷高煮鲜汤聚餐,11人共宴。餐后半个小时,曾有人出现胃部不适,口唇及手指麻木,但并无大碍大家也不是太在意。而年已七旬患有高血压的父亲因当晚出现身体不适,便送往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
次日上午,有4人陆续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手脚肢端麻痹感、四肢乏力等症状。后被送雷高卫生院打针观察。中午2时20分左右,该市卫生部门接报后立即派出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前往调查。之后,4名中毒者被紧急送往湛江抢救。
中毒事件发生后,雷高中学马上组织了全校1800多名师生进行了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提醒大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以预防麻痹性贝类中毒。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获悉,织纹螺本身无毒,其致命毒性是因织纹螺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而被毒化。据介绍,因受海洋赤潮影响,加上4—8月河豚鱼盛产鱼卵,导致海域中大量的藻类“吸毒”,但织纹螺吃了有毒藻类却不会死亡,反会把毒素累积体内,这种毒素即使经过高温烹饪也不会消除或减效。
有关人士建议,眼下正值夏季 ,为避免食用织纹螺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食用。消费者若发生误食,出现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症状的,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新闻链接:
织纹螺 (又名海丝螺),一般生活在近海的礁石附近和泥沙底,盛产于广东、浙江、福建沿海,是一种非主要的经济贝类。它的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仅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
织纹螺因其体内含有“石房哈毒素”,人食用后会因神经传导中断而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还会让人出现心率失常、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语言障碍、昏迷等症状,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