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湖州在线新闻网站资讯: 每年的蓝藻爆发已严重威胁到太湖沿岸居民生活,保护太湖成为沿湖400公里江浙人民的“同一首歌”。
湖州在拆除湖鲜一条街后,下决心把近200户终年生活在太湖上的渔民搬迁上岸,进一步从源头上治理太湖。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表示,要把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据当地人介绍,太湖渔民世代生活在湖面上,每家拥有一条“座家渔船”和一两条捕鱼船,
休渔季节沿湖港口成了他们的栖歇地,就这样渐渐集聚成一个个特殊的“渔民部落”,都为外省漂泊而来。南太湖的湖州地区最多时有10多个这样的部落,形成了今天的5个“水产村”。虽说这些渔民的吃喝拉撒究竟会给太湖带来多大的污染,我们很难给它定量,但生活污水与工业、农业污水一起组成太湖污染的三大源头是毋庸置疑的,这一问题不解决,始终成为太湖治理的隐患。
为了太湖的洁净和美丽,为了渔民能享受到太湖保护开发的成果,湖州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让所有渔民都在岸上有个家。目前,经过世事的变迁和太湖治理的推进,湖州地区的太湖渔民多数已上岸定居。现属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管辖的白雀乡小梅村,这里集中居住在小梅港的近200户渔民成为南太湖的最后一个“渔民部落”。
75岁沈根荣老人:
终于圆了上岸梦
太湖旅游度假区后面几幢改造过的造纸厂宿舍,便是搬迁上岸的小梅港渔民们的临时过渡房。敲开其中的一间,记者见到了75岁的沈根荣老人。老人和老伴刚午睡起来,两张大床占据了整个房间,我们就坐在床沿边与老人唠起了家常。
老人说,自己生在太湖,长在太湖,一辈子没离开过船,直到去年搬上岸。谈起渔民的生活,老人说,当然苦啊。上无片瓦,下无寸土,靠一艘破渔船单家独户四处漂泊,在风雨中艰难度日。风吹雨打不说,最怕的是雷阵雨。老人印象最深的是,村里一户渔民利用渔闲跑运输途中遇到大风雷雨天,一户人家13口人全去了。
住的船屋?据老人比划的描述,他们曾经居住的“座家渔船”即生活用船,是由大约9米长的平底船搭成的,再用破旧的塑料盖板和编织袋围成船屋的外墙,船屋里湿气重,鱼腥味也重,外人是不会习惯的。夏天头上太阳晒脚下水汽蒸,冬天湖面上刮起的大风吹透船舱板壁。船的周围,则到处漂浮着垃圾,散发出难闻的臭味,夏天更是苍蝇蚊子满天飞。
船上生活?当然不方便啦。就说饮用水吧,要开船到太湖中间去取,取上来后用大缸存起来,再用明矾一打,才能喝。要吃蔬菜,只能十天半月的到岸上去买,拿鱼跟人家去换。
也有开心的日子。收成最好的时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吧,常常是出湖时带足一个月的口粮,回来时几乎是只能躺在鱼堆里了。那时,一条船最多能赚10万,小梅村在乡里算得上首富了,一部分渔民在岸上买地造房子,开始上岸居住,搞运输、餐饮等三产。有些人到城里买房子,老人的两个孩子那时也在城里买了房子,后来一个在开出租车,一个在外面打工,都不捕鱼了。
“现在年轻人都不干了。”不只是怕苦,现在台风多了,污染也厉害了,渔民收入也少了,一条船一年只能赚个2万左右。
老人说,渔民们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岸上开辟一块菜地,搭上一间简易房供年老时栖身。现在,这个愿望终于要实现了。船屋政府收购去,补了近4万元,房子每平方米870元,老两口50平方米只要再添几千块钱就够了。听说这个地块的房价现在都超过每平方米4000元了。
“现在我和老伴都不捕鱼了,3个儿子每人给200元生活费,加上政府每人每月给的180元,够用了。”说到这里,老人沧桑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上岸居住工程”一举三得
来到太湖边的渔民新村地块,记者看到,52亩地基已平整完毕,
建成后建筑面积为3.3万平方米,可安置人口1300人,人均安置面积为25平方米,而小梅港需安置人口为915人,可以说绰绰有余。湖边临时码头也已建好供渔船停泊,待渔民入住后还将建设永久性码头。
新村还考虑到渔民的需要,将建设统一的储物间供渔民存放渔具。记者赞叹紧邻的一个已建成的新村比普通商品房还漂亮,陪同我们的度假区工作人员蒋仕斌笑了:明年此时你们再来,我保证,看到的渔民新村比这个还漂亮!
“这项工作政府将投资8000万元。”太湖旅游度假区社会发展局局长蒋建华掰着手指给记者阐述了渔民居住上岸工程的必要性和急切性。首先是太湖治理的需要。2007年无锡蓝藻爆发造成的饮水危机给太湖沿岸城市敲了一记警钟,湖州立刻行动,不仅拆除湖鲜一条街,建设更规范的集餐饮、休闲、娱乐一体场所“渔人码头”,而且启动渔民居住上岸工程,切断生活污水这一源头。
其次,渔民长期居住于水上,既不安全也不卫生。汛期台风季节,狂风暴雨侵袭,直接危害生命财产安全。渔民生活垃圾、污水直排入湖,区域水环境急剧恶化,渔民等于生活在垃圾堆中,中国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他们都没有享受到。
其三,要治理保护太湖,首先要让当地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太湖之美,热爱太湖。为此,政府启动了“太湖明珠”、渔人码头等现代化工程,五花八门、破破烂烂的渔民“座家渔船”显然与其极不协调。
渔民未来之路将越走越宽
蒋建华表示,太湖旅游度假区建设与新渔村建设将相辅相成,实现双赢。
据了解,目前小梅村渔民中以捕鱼为生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上,很多都已60多岁了。现在,渔民们除了捕鱼外,还有另一项工作——打捞太湖蓝藻。去年,度假区要求每天安排8条船轮流负责打捞蓝藻,每条船一天270元,一个月下来,人均有近3000元收入。
5平方公里生态修复区域的建设则是渔民的另一生计来源。其一期工程已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度假区管委会的设想是,在专家的指导下,把生态养殖、种植水生植物等工作承包给渔民。未来,修复好的这片区域上将开发各种水上旅游项目,渔民中的年轻一代无疑是其最佳工作人员。
此外,总投资达4亿元的渔人码头、“太湖明珠”等大型项目,将于近期完工并逐步开业,这将给附近渔民带来成千上万个就业机会。
68岁的姚阿仁对今后的生活同样抱有乐观。这位14岁开始捕鱼、18岁飘泊到湖州的老渔民,其唯一的儿子几年前溺死于太湖,老两口和儿媳一起抚养孙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终于快熬出头了。”老姚告诉记者,孙子今年19岁了,母子俩现在附近的一家企业打工,一个月也有近2000元的收入,自己与老伴在捕鱼期驾小船出湖捉点鱼虾,一天能挣几十元钱。“有了新房,我们一家的日子会好起来了。”他说。
“宁可在家吃粥,不肯香山入北。”这句当地俗语多少说出了太湖捕鱼的艰辛与风险,渔民中的年轻一代大多放弃了祖业。随着渔民的老龄化,将来太湖的渔业走向何方呢?度假区管委会也有了长远的打算。蒋建华说,将来的捕捞业定会朝着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很可能成立公司化运营的捕捞队或渔民合作社,新渔民的生活方式也将完全现代化。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