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佛山日报资讯: 昨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个镇约2000亩鱼塘通过政府的整治验收,标志着该区鱼塘整治逾10万亩,鱼塘耕作条件极大改善。而今后三年的整治周期中,政府还将继续投入,再整治1.5万亩旧有鱼塘。
“在没有整治之前,每个鱼塘产鱼至多有五千多斤,现在可以达到1万斤。”九江镇陈村的养殖户梁伯对比改造前后的不同产出时说,鱼塘基础设施的改善让养殖户的收入翻了两至三倍。而昨天,该村又有600多亩新整治鱼塘基本完工,通过了南海第五批鱼塘整治验收。
南海区农业局局长陈境明说,鱼塘整治由区、镇两级财政共同出资,通过清挖淤泥、修建机耕路、改善鱼塘电网,原鱼塘普遍存在的淤泥沉积、塘基漏水、耕作效益低下等问题基本解决,实现了鱼塘立体化养殖、农民收入翻倍。
陈境明表示,目前,南海区16万亩鱼塘已有超过10万亩得到整治,这在改善生产生态环境,加强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了渔业名优品种和新养殖生产技术的推广,促进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也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而从今年开始,新的一轮鱼塘整治周期又将到来,南海区决心在三年内再次整治1.5万亩的旧有鱼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