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解放日报资讯:
生在溪流旁,长在大海边,从小与水为邻、与鱼为伴……46岁的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李家乐,似乎天生与水产有缘。一个多月前,他凭借主持了10年的“淡水珍珠蚌新品种选育和养殖关键技术”项目,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此时,距他进入大学攻读水产养殖专业,正好30年。
在一般人看来,水产养殖无非是养些鱼虾,普通渔民也能做得很好。李家乐却不这么认为:“水产养殖也有大学问。就拿育种来说,通过研发,把原来的野生种经过改良,变成更好的品种,老百姓在养殖过程中就会得到更多的实惠。”
1998年,当时正值淡水珍珠养殖热潮,博士毕业不久的李家乐听同事说起,国内的珍珠蚌里没有一个良种,是制约珍珠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他成立团队,主持开展三角帆蚌优异种质评价与筛选的研究工作和三角帆蚌和池蝶蚌杂交的研究工作,着手培育良种。经过10年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们培育出了我国珍珠贝类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康乐蚌,结束了国内珍珠贝类没有良种的历史,为我国珍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多数珍珠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但这些企业却成为例外。
如今,康乐蚌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仍在不断深入,关于草鱼育种的新项目也已展开。“现在,社会对水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但与粮食作物和畜产品相比,水产品中的新品种研发还刚刚起步。留给我们科研人员的空间还很大。”李家乐对他的行业充满信心。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