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中草药(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medicine)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是中国医药的愧宝。它具有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且其中的某些药物成分不仅有抗菌作用,还具免疫作用,能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提高机体自身的抗菌防病能力。另外,由于近年来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方式的迅速发展,养殖产量的提高及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养殖用水体日益恶化,水产品药物残留居高不下,这不仅威胁到水产养殖本身,水产养殖动物病害越来越严重,同时还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进一步开展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成为必然趋势。
1中药与一般抗菌素特点比较
1.1 一般抗菌素的缺点
1.1.1 一般抗菌素会使潜在机体内的其它病原菌趁机大量繁殖,造成内源性感染,并易引发体外其它病原菌的二重感染。
1.1.2 目前所用的抗微生物西药的抗菌作用,均为无选择性的抗菌作用,即在作用于病原菌的同时,也作用于动物机体内有益菌,而使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微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
1.1.3 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养殖用水体日益恶化,水产品药物残留居高不下,这不仅威胁到水产养殖本身,水产养殖动物病害越来越严重,同时还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1.2 中药的优势
1.2.1 中草药是天然物质,保持了各种成分的自然性和生物活性,其成分易被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在体外被细菌等分解,不会污染水环境。而一般的化学药物成分会积累在动物体内或长期残留于水体中。
1.2.2 中草药本身具有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的生成以及提高自由基酶类活性的作用,同时还能对非特异性抗病原微生物起到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1.2.3 中草药虽然吸收速度较慢,但对动物的毒副作用小。有毒的中草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加工后,毒性会降低或消失;通过组方配伍,利用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既提高了其防病治病的功效,又减弱或避免了毒副作用。至今医学研究从未发现中草药有抗药性的问题。
2 中草药的作用
2.1 免疫促进作用
中草药通过调整阴阳和扶正祛邪,调动和激发机体内抗病因素,提高器官组织功能,增强抗御病菌侵害的能力,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它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刺激非特异性免疫力,表现为中草药中的多糖及甙类化合物激活机体的溶菌酶活性和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动物试验表明:中草药中黄芪皂甙和黄芪多糖Ⅰ、Ⅱ有增强机体免疫活性的作用,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广泛影响。部分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同时,还能激发动物的免疫力,增强细胞和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有镇痛、解毒和修补被损组织,加强垂体、肾上腺皮质活动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中草药除比抗生素难以形成抗药性外,还对机体有双向调节的功能,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2.2 池塘消毒、水质改良及促进鱼的生长作用
每亩鱼池用20kg新鲜马尾松叶浸泡后,磨碎加水成浆汁25kg,全池泼洒可杀灭青泥苔。将巴豆捣烂装人坛内,用3%的盐水浸泡,密封2~3天后,按1m水深,每亩3~5kg,连渣带汁泼洒全池,可杀死病菌、害鱼、寄生虫。另外,绿矾、五昧子、鱼藤等均可作清塘消毒剂。沸石粉能吸附污物清洁水质,海水养殖80g/m2水体, 淡水养殖5g/m2水体,水质污染严重者可适当加量(胡文平,1998)。另外,蛭石、明矾石、海沧石、白云岩等均有净化改良水质的效果。
2.3 促进繁殖
福建省云霄县在泥蚶育苗站,采用螺旋藻培育泥蚶亲贝,经2周试验,成活率100%,性腺发育良好。受精率达95.2%,孵化率达92.7%,幼蚶发育正常。卞玉龙(1998)试验报道:在种草鱼的饵料中添加2%的菟丝子、杜仲、淫羊藿等中药组成的“增籽散”,产籽率可提高38.5%,鱼苗成活率提高19.6%。
2.4 提高成活率
用海藻多糖、大黄、黄芪、连翘等配制成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投喂河蟹,大大提高了其成活率。其中0.5%(质量分数)添加组的成活率为100%,比对照组高16.7%。王辛等的试验表明,CWZ-A、B两种中草药添加剂使网箱鲤鱼生长速度显著提高,降低了饵料系数,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并能减少肠道内的寄生虫。减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东孚养殖场与福清欢旺鳖场合作育鳖,在饵料中加入1%的黄芪粉末,结果存活率达92%,生长速度快2倍以上。
2.5 作诱食剂
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有:多糖、生物碱、甙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此外营养成分还有油脂、树脂、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这些有效成分既能促进机体糖代谢,蛋白质和酶的合成,又能刺激性腺发育,促进生长,故常被用来作诱食剂。
2.6 防治疾病
中草药之所以能够提高机体对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的抗性,主要是其增强了机体自身的免疫力,尤其是非特异性免疫力。中草药中的多糖、甙类、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以及各种微量元素为中草药防治病害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此外,中草药还有改善鱼类的肉质、提高生产性能、降低饵料系数、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成活率等作用。
3 中草药在水生生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3.1 病毒性疾病
治疗草鱼出血病:根据黄琪谈的研究结果,每50kg鱼,用大黄150g+黄柏150g+黄芩150g+地榆lOOg磨成粉未,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喂5天。每50kg鱼,用150~250g马鞭草+250g水花生混合投喂,疗效很好。根据张水波的研究结果,每667m2水深1.5m,用lOOOg大青叶+500g贯众,加水煮沸10~15分钟,兑水全池泼洒,疗效很好。根据李明锋的研究结果, 在混合饲料中添加1.5%的大黄粉,经75℃左右热水或3%的氨水浸泡18h后,与混合饲料制成颗粒投喂,每天投喂1次,3d为一疗程。根据梁长辉的研究结果,在混合饲料中添加1.5%的“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每天投喂1次,3d为一疗程,疗效很好。用水花生加食盐打浆拌饲料投喂,每667m2水深1.5m, 用水花生6kg,食盐0.5kg,精饲料1kg,连喂6天。青鱼出血病:根据李果的研究结果,每亩水体用lkg大青叶,5kg贯众加水煮沸lO~15min,兑水全池泼洒,疗效很好。
3.2 细菌性疾病
根据何京的研究结果,每50kg鱼,用鲜菖蒲30kg+马齿苋2.5kg+大蒜头1.5kg切碎捣汁,加食盐500g,拌入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也可每50kg鱼或每万尾鱼种用韭菜1.5kg,捣烂加入大蒜素200g,食盐300g,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3d,治疗肠炎病疗效很好。治疗赤皮病配方有:每50kg鱼,用金樱子嫩根(焙干)150g+金银花lO00g+青木香lOOg+天葵子50g磨成粉拌饵投喂, 连续3天;每667m2水深1.5m,用五倍子3kg,捣烂用开水浸泡20h左右,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d,疗效很好。根据左文功的研究结果,用五倍子全池泼洒,浓度为4g/m2,每天1次,连用2次,根据高本纲的研究结果,每667m2水深1.5m,用苦楝枝叶80kg切碎煎时,加生石灰40kg,兑水全池泼洒,治疗白头白嘴病疗效很好。根据郭建坤等的研究结果,治疗虹鳟鱼链球菌病,用大黄55g,黄芩15g,黄柏15g,郁金3g,黄连2g,板兰根2g,连翘2g,甘草2g,研成粉末后配成5%的药饵,在隔离网箱内治疗虹鳟鱼,投喂7天,疗效很好。根据叶元土的研究结果,治疗烂鳃病,每50kg鱼,用150g黄连+lOOg百部+100g鱼腥草+lOOg大青叶,切碎后或煎汁拌饵投喂,或用大黄(干品)1kg,用0.3%氨水20kg浸泡12h后,全池泼洒,用药浓度为2.5~3.7g/m3,疗效很好。根据林似兰的研究结果,投喂三黄粉:在混合饲料中添加1.5%的“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每天1次,连续3d,疗效很好。打印病:可在第1天用漂白粉(与干黄土或细砂均匀拌合)全池泼洒,浓度为1.5g/m3;第2天每667m2水深1.5m,用苦参1kg煎汁(1kg苦参加水20kg煮沸后,用慢火再煮20~30min)全池泼洒,隔天重复1次,3次为一疗程,疗效很好。草鱼“三病”(肠炎、烂鳃、赤皮并发症):治疗配方可根据陈锦富的研究结果,每667m2水深1.5m,用樟脑精250g溶于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d。还可以每50kg鱼,用大蒜、辣蓼、车前草等干草药合重250g或鲜草药1000~1250g,煎汁拌饵投喂,连续3~4d,疗效很好。
3.3 真菌性疾病
水霉病:根据宋关碧的研究结果,每667m2水深1.5m, 每lOOkg鱼,用生姜300g,食盐1g,白酒300mL,研碎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用3d,疗效很好。治疗鳃霉病配方:每667m2水深1.5m,用芭蕉芯30kg,捣烂加食盐2kg,浸入人尿50kg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d,疗效很好。
3.4 寄生虫性疾病
车轮虫病:每100m2水面用新鲜楝树叶2.5~3.5kg扎成小捆沤水,隔天翻一下,每隔7~lOd换一次新鲜楝树叶可预防车轮虫病。毛细线虫病:每1OOkg患病鱼用贯众、上荆芥、苏梗、苦楝树皮按16:5:3:5的比例配制成中草药580g煎汁拌饲投喂,连喂6d。每667m2水体,用2kg百部(切片),水煮沸10~15分钟,全池泼洒,每667m2水深1.5m,用樟树叶15kg, 捣烂后加煤油1O00g,兑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d,治疗鲺病效果好。九江头槽绦虫:每50kg鱼或每万尾鱼种用雷丸、槟榔各150g,碾成粉末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3d。
4存在的问题
中草药是个综合性行业,涉及药材种植、地理环境、土壤质地、饮片加工、有效成分与药理分析、剂型与制剂系列过程。南药北种,中成药混有西药成分,药材及制剂中成药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及微生物污染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存在。我国水产养殖用中草药加工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中也还存在许多问题。
4.1 药材质量方面
生产工艺过程离现代医学工业优质化生产过程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中草药原料来自天然,多为人工采集,药材质量受天气、地域及人为因素影响很大。
中草药多为复杂的有机物,一味中草药所含成分数十种甚至上百种,其成分还会因产地环境、气候条件、采收季节、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目前尚缺乏有关中草药添加剂的统一检测手段。对其未知的成分进行定量检测,一般生产企业及检测单位技术条件难以达到。
4.2 药方使用方面
有些配方只是随机几种中草药的叠加或几种具有相同功效的药物的叠加,不符合中草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原则,使配方中的药物间出现拮抗作用,降低了药效或增加了药物的毒性。
不考虑口服物的适口性,不根据药物的产地、季节和炮制方法的不同改变各单方的添加量。我国民间许多防治鱼病的偏方、验方,致使许多养殖生产者不分病情、病因,随便使用偏方,这样不仅造成了药物的浪费,还贻误了治病的时机。
大多数中草药无毒、无药残,但作用时间长、效果慢;西药(如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有药残,但作用时间短、见效快。因此,临床上常将两者配伍使用。但中西药配伍不当,不仅不能有效地防病、治病,而且会降低药效。
4.3 中草药副作用方面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中草药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无毒副作用,但实践证明,在有些情况下,如果中草药使用不当也会有毒副作用。有些中草药在未炮制或炮制不当的情况下含有毒性成分,如生半夏有毒,而炮制后的半夏则毒性大减或甚微。中草药长时间煎煮可减毒,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如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则副作用越强。量变产生质变,用量不当也会造成机体损伤,如肉桂用量过大会发生血尿,细辛使用过量会谴减肾损害。
4.4 加工工艺方面
目前中草药的加工大多以原药草粉碎或切碎煎熬,其配方多为粗制型产品,剂量使用偏大,适口性也差,不利于规模化生产、推广、应用。同时,中草药在粉碎时,其药粉粒度大小与其有效成分的释出和水产动物的吸收有很大关系,应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对中草药进行提取、精制使其向微量化、系列化、专用型方向发展。
4.5 科技含量方面
目前,中国传统兽药制剂产业水平与其它产业相比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设备落后,程序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工艺参数与参数的控制达不到实际要求,或在实际生产的同一品种不同批次的产品质量差异较大,质量不够稳定。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兽药制剂产品剂型单一、粗糙、原始,大多以散剂为主,因而导致用药量大、适口性差、运输不便、用量难以掌握等缺点,使得中国传统兽药制剂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如当前兽医中药产品就其面貌来说主要表现为:“粗、大、黑”,“粗”是指产品比较粗糙和剂型单调,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大”是指产品的体积比较大,用量大;“黑”是指产品的颜色。此外,中药粉剂中存在的大量粗纤维成分也或多或少会影响其本身的应用效果。
4.6 药理药效等理论研究方面
目前中草药作为渔药,还处于摸索阶段,对药物的有效成分难以确认,治病的药理尚不十分清楚,使用的剂量没有严格的规范标准。应加强对渔用中草药药效、药理的基础研究,制定规范的产品标准和剂量标准,使相关的生产部门有章可循。现今多数的研究集中在体外抑菌试验或增加免疫力实验方面,缺乏对药物成分所作用的靶器官的研究。
4.7 中草药产业方面
近年来,我国在免疫增强剂尤其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上的研究开发较多。但总体而言,我国中药产业基础研究与开发薄弱,生产工艺落后,工程化水平低,中药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状况,即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及自动化生产水平低。此外,中药剂型落后。而国家投入到中草药研究中的资金也非常少,目前养殖用中草药行业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