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河面上,船只“悠闲”地在河里泊着。
■村民正在捞蚬
■村妇高兴地展示刚捞上来的黄沙蚬。
■到石板沙必须渡船过河
河边榕树树影婆娑、水上人家悠闲摇橹、家家门前黄沙蚬装满盆……走进新会睦洲石板沙村,走上流经村子河流上的渡船,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样一幅幅如诗如画般的田园风光……
不是很多人知道石板沙村,可提起睦州黄沙蚬,你要敢跟别人说,你也不知道,立时会招来鄙视的目光,然而,你可知道,睦州最鲜美的黄沙蚬则出自于石板沙村?
1
西江上“悠闲”的船只
清晨,伴着阵阵轻雾,我们一早来到石板沙村。石板沙在睦洲的东面,四面环水,是一个孤岛。“我们眼前这条河是西江的支流。说起来也怪,西江流到这里,水质就变得十分清澈,因此,这里的黄沙蚬是整个新会最靓的。”同行的好友英姐告诉我们。
我们看到,沿着岸边长成一排的榕树,其根整整齐齐地扎进河水里,像女人在河里梳洗长发……
到石板沙必须渡船过河,在河边站了10分钟后,一辆渡船驶来。在渡船上掌舵的是一位戴着头巾的女人,见到我们的镜头,女人并不避开:“我们村虽然偏僻,但是近年来不少人都舍近求远来这里叹风光,你们肯定是过来玩的吧?”
在渡船上,伴着徐徐的凉风,平静的河面并没有出现繁忙的景象,我们看到,三三两两的船只“悠闲”地泊着在河里。“这里的船只好像不太忙?”记者有些奇怪。英姐笑而不答。
10分钟后,渡船靠岸,负责接待我们的是年轻的村委书记吴社旺。“几十年来,由于交通不便,我们这里的居民仍然保持着半耕半渔的生活状态,悠闲和自在是岛上多数居民养成的心态。”吴书记说。
“现在正是盛产黄沙蚬的季节,为什么这里的船只不忙?”记者按耐不住好奇的心情发问。“说起来,外行人不懂。眼下是捞蚬的季节,可是捞蚬关键要讲手上功夫,不能着急更不能上火。船到江中就熄火了,把捞蚬的工具放进水中后,顺着水流的方向,蚬撬要缓缓地将藏在泥中的蚬扒进撬框里后,这个过程一定要慢,急了,张着嘴巴的蚬就会把泥沙‘吃’进蚬壳里。所以,我们这里的船只个个都是不急不缓的。”
2
石板沙村常吸引驴友前往吃和玩
在吴书记的引领下,我们行走在曲折的乡间小巷里。
尽管已经接近中午,但整个村子却显得非常安静。
石板沙村有2000多户人家,农户500多,蚬户70多。沿着小巷,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朝着江水方向敞开。我们不时见到在门口休息、择菜的老人,孩子们嬉闹着玩耍,妇女们笑眯眯地提着一兜兜的黑鱼仔从我们身边走过,不少人家门口放着刚捞上来的一桶桶黄沙蚬。眼前这宁静而淳朴的风光,让人觉得时光似乎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我们刚捞回来的,这里的蚬有30斤,要尝尝吗?”见到我们,捞蚬人家捧起一把蚬,热情地打招呼。“我们在这里生活了半辈子了。说实话,村子里的条件比不上城市,但这里一到夏天,却凉爽得很,胜过城里的空调。三伏天的时候,只要屋里开个电扇,整个房间很快就能凉快下来。”家住江边的梁姨不无自豪地对我们说。
“因为这儿风光好,一年四季,不时就有一批批的驴友,或者骑单车,或者骑摩托车,来我们这里玩、吃。每次看到驴友们都是高兴而来,欢心而归,还拉着村民照相,好像很喜欢这里。”一位村干部告诉我们。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开着摩托车绕石板沙走了一圈。石板沙村其实也不过几平方公里,岛上没有工业,村民主要靠养鱼和种植为生。睦州的甘蔗和香蕉也很出名。
村子小,不过10来分钟,我们已经绕村一周。
“正常的话,我们这里捞蚬户一年能挣1万元,成本约1-2千元。当然,捞蚬户不单靠捞蚬“吃饭”,从正月到清明,是捞蚬的时间。过了这段时间,捞蚬户就干别的,比如种菜、捕鱼之类。”吴书记说。
新会吃黄沙蚬的地方很多,但是石板沙的黄沙蚬因靓而显得矜贵。“清明前后,我们的黄沙先要卖10元一斤,最贵时要卖15元一斤。应该说,整个新会,要数石板沙的黄沙蚬最靓。不过,现在江中的黄沙蚬越捞越少,不少蚬户捞上蚬后不舍得卖,自己留着吃。真是花钱也未必能买到。”吴书记说。
3
石板沙村有“三宝”
肥美的黄沙蚬、拇指大的河虾、装了一肚子鱼卵的黄鱼是石板沙“三宝”,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必尝之菜。我们来到了石板沙河边的一家酒楼,刚坐下就看到,一只船刚刚靠岸,接着,一位老伯小心翼翼地把船里一筐的黄沙蚬、活蹦乱跳的河虾交给酒楼老板。“船家收船不回家,直接把河鲜卖给酒家,省事。我们吃着也觉得新鲜。”石板沙村村干部说。
10分钟后,一盆冒着热气的黄沙蚬、蒸得鲜红的河虾陆续上桌。黄沙蚬味美名不虚传,只只肥美。让人好奇的是,这里的河虾蒸熟后外壳十分鲜红,虾只个头如拇指般大,“很多人第一次来吃河虾,都怀疑这里蒸虾放了酒,色泽才这么鲜亮,其实,我们这里什么也没有放。”酒家的一位服务员告诉我们。我们尝了一下,虾肉香甜,肉感结实,鲜甜无比。
“最好吃的在后头,这个才是你们平时是吃不到的。”说完,酒家端着一碟煎得金黄的黄鱼上来,顿时,我们的酒桌上香味四溢。我们看到,黄鱼肥大,每只黄鱼的肚子里都有鱼卵,“每年的这个时候,大量怀孕的黄鱼从海里游上河海交界处产卵,这时候的黄鱼经过淡水的‘养殖’,肉质变得更加鲜嫩,加上都大多数黄鱼肚子里有鱼子,因此鱼肉也变得肥。”酒家的服务员说,“你们放心吃吧,石板沙的黄鱼是多得吃不过来的。”
我们正吃着,走进来一群人,人群里有人热情地和吴书记打招呼,“他们是从大鳌过来的,大鳌也有这些河鲜,但是味道没有我们这里的好。”吴书记说。
酒家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们,这些年经过驴友们的“开发”和宣传,越来越多人认识石板沙,一年四季,总会有来自江门、中山、珠海的人都慕名来石板沙叹田园风光,吃河鲜。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