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因为沿海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相对较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的北部湾近岸大部分海域保持一类水质,成为中国目前惟一的“洁海”。以数量稀少而被喻为“海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时常出没这片海域,更是营造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景致。
然而,渔业资源枯竭与过度捕捞造成的恶性循环、粗放型水产养殖“蓝色革命”带来的生态创伤、“重化能源工业热”引发的环护压力,使北部湾很有可能会重演其他海域以资源高耗和环境污染换取发展的历史。
“中国熊猫之父”、北京大学生物学教授潘文石担忧地表示,我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至今仍保留大面积清洁海水的北部湾的生态环境已经岌岌可危,浅海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如果不能及时出台环保措施,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再也看不到中华白海豚在‘洁海’嬉戏的优美身姿。”
北部湾渔场:资源日趋枯竭
手肘形状的北部湾是南海西北部一个半封闭海湾,湾顶(北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面为广东和海南省,西面为邻国越南。北部湾生长着蓊郁的红树林、繁茂的珊瑚礁,它们被海洋学家公认为地球上生产力最强的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不仅为热带、亚热带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繁育之地,也成为我国南方海域重要的渔场。
虽然路途遥远、海况不熟,要花大笔的钱改装设导航、冷冻设备和更新网具,但是中国的渔民们仍希望拿到南沙捕鱼的指标,原因只有一个:传统的北部湾渔场资源日趋枯竭。
中越北部湾划界后,获准进入共同渔区和过渡性安排水域作业的船数量受到限制,大量的渔船挤在中心线中方一侧捕鱼,下网越来越频,收获越来越少,一个航次由从前的一个星期延长到10天、15天,同时柴油价格也节节攀升。不少渔民叹息:“捕鱼所得刚够柴油和人工钱,北部湾渔场成了一个快扒光的饭碗。”
北部湾渔业资源枯竭与过度捕捞成了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渔产品越捕越少,捕得越少作业方式越野蛮。违规使用小网目渔具、在沿岸禁渔区拖网作业甚至毒鱼炸鱼屡禁不止。2001年以后,北部湾沿海的北海、防城港市等地,一种采用高压水枪潜海捕螺的方法在捕螺作业中悄然兴起。潜水工手持连着船上高压泵的喷枪,潜到约10米左右的海底,用高压水龙头冲起藏身泥沙中的各种海贝。每名潜水工作业之处,方园数百米成了一锅煮沸的开水,浊浪滚滚。捕螺船一时间产量大增,水枪捕螺很快呈现四面开花之势,渔政部门抓不胜抓。长期靠海吃海的渔民忧心忡忡:鱼贝产卵孵化的栖息地被破坏无遗,等于砸了渔民的饭碗!
渔产品加工落后也在加速资源的消耗。据上海水产大学教授汪之和实地调查,尽管中国渔业产量从1990年初一直居世界首位,但加工比例不到总产量的40%,产品附加值没有很好挖掘。在北海市各码头,几乎每天都有堆成小山似的小杂鱼,被货车运到鱼粉厂,加工成廉价的鱼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鱼粉生产国,每年生产鱼粉达70万吨。大量捕捞这些长不大的小杂鱼,导致海洋食物链的断裂,直接影响鱼类生长。
北部湾是中国著名的热带渔场,有海洋鱼类500多种,常见的经济鱼类50多种,生态多样性尤为突出。为保护渔业资源,国家除了采取休渔制度,同时要求渔船功率负增长,减少渔船数量。约占广西海洋捕捞渔船七成的北海市,到2006年将调减渔船1125艘,有近两万渔民将直接离船上岸。
然而,记者在北部湾沿岸看到,一些渔船修船厂仍然生意兴隆,春节后不少挂着红绸的新船陆续下海。一些渔民透露,由于转产困难,不少渔民到异地购买船只,继续从事捕捞。
粗放型“蓝色革命”能走多远
由于渔业资源日益枯竭,“转捕为养”成为渔业产业的重要出路。从1980年代起,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掀起了一场专家命名的“蓝色革命”。“蓝色革命”使渔业保持了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缺乏规划、无序利用,使一些地方“蓝色革命”的可持续性打上了问号。
2004年春节前后,在北海市外沙水产码头,人们每天都能见到小山似的一堆堆空螺壳,它们是被丢弃的死车螺:工人们将一袋袋从海里耙收的车螺扛上码头,倒到地上分拣,但一袋车螺,能捡出的活螺不到20%,其余都是空壳。一位姓冯的养殖场主说,车螺死亡使绝大多数的养殖场连人工钱都挣不回。
车螺学名“文蛤”,是北部湾除对虾外最大宗的海水养殖品种。1990年代初北海市车螺养殖热开始兴起,人们纷纷圈占浅滩养殖。当时车螺几乎都是天然所产,谁圈到一块浅滩,就等于捧到了一个“聚宝盆”。记者曾亲眼见过,在退潮后约一平方米见方的滩涂,可以耙到数十只肥大的车螺。好景不长,两三年过去,人们发现车螺越耙越少,开始从外地购苗投放。北海市车螺养殖面积更是达到12万亩,成为仅次于江苏的中国第二大文蛤养殖基地。谁也没有想到,2004年的车螺养殖会遭遇这样一场横祸。
尽管车螺暴亡的直接原因未明,但人们更倾向认为它是一场人祸:由养殖本身污染所造成。车螺养殖没有规划,密度过大,抗病力差,导致病害暴发。在北海市区北部的海湾,车螺养殖场的标志——形如吊脚楼的养殖棚在海里星罗棋布,除了车螺,还有大蚝、扇贝等养殖场。超密度的养殖除了导致营养不足,密密麻麻的围网、木桩、水泥柱,更如人工森林般严重削弱水体交换能力,使海水丧失自净功能。
一些养殖场主认为,车螺大面积暴死与对虾养殖有关。近年来沿海不少乡镇将低产盐酸田改造为对虾养殖场,把大量含有农药的清塘水、污水排到浅海,恶化了近海水质。对虾排放污水数量惊人:据湛江市环保部门测算,仅280多平方公里的湛江东海岛对虾养殖每天排放的污水达20万吨,超过整个湛江市区的污水排放量。
南珠的没落也许是“蓝色革命”带来创伤最为典型的例子。北部湾是世界著名的海水珍珠“南珠”的产地,1958年中国第一颗人工海水养殖珍珠在北海市问世。从1980年代中期起,珍珠养殖在广西、广东北部湾地区全面起步,发展迅速,广西营盘镇、广东流沙镇成为全国有名的“珍珠之乡”,珍珠养殖使当地农民摆脱了贫困,实现了汽车、洋楼梦。
但南珠逢勃发展的势头在1998年戛然而止:由于养殖数量剧增,珍珠质量低劣,价格下滑,当年大部分养殖户血本无归,由于大量劣质珍珠流入市场,南珠由昔日的珠中瑰宝沦为价格低廉的旅游工艺品。而珍珠质量下降,与多年来缺乏规划的超密度养殖密不可分。众多养殖户一窝蜂的粗放型养殖,极大地超出了海区的养殖负荷,怎么能指望缺乏营养的母贝能育出好珠呢?
缺乏规划和规范的养殖行为,导致北部湾近年来环保冲突事件屡有发生。2000年以来,沿海一些投资者圈占海滩,养殖一种名为“花蛤螺”的海贝。养殖场为灭杀天敌,普遍使用“氰化钠”清场,利用海潮投放的剧毒药物使周边浅海的生物大量死亡,世代在浅海赶海的村民断绝了生计。
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基金“扭转南中国海和泰国湾环境退化趋势”红树林首席专家范航清博士一直对沿海的粗放型养殖忧心忡忡,他认为到目前为止,与工业和生活污水带来的影响相比,养殖是北部湾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的突出原因。“超密度和某一海域单一品种养殖,除了造成污染,还对生物多样性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滩涂和海域对养殖的负荷都是有限度的,必须进行科学论证,认真评估,慎之又慎。”
重化能源热北部湾不能承受之重
环北部湾地区正出现以重化能源为代表的工业项目建设热,大型钢铁、石油、造纸、化肥等企业争先恐后圈海抢滩。一些环保人士认为,沿岸城市各自为政的工业项目热,使北部湾海域环境压力加剧,“重化能源热”成为这片海域不能承受之重。
相对于中国其他沿海地区,北部湾沿岸大型工业项目稀少,缺乏城市群。而恰恰是这个原因,近岸海域受污染程度最小,绝大部分海区保持“清洁”状态的一类水质标准。
然而,这种情况正在悄然改变。记者最近在北部湾沿岸湛江、北海、防城港、钦州等市采访中发现,各地官员津津乐道于引进大型工业项目。这些城市纷纷提出建设“重化能源工业基地”、“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着力构建八大工业体系”、“工业立市”的口号。各地政府都把抓住大项目作为工作重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都在湛江上马大型项目:中石化收购东兴炼油厂,扩建至年加工500万吨即将投产;中石油在建90万立方米奥里油储库和120万千瓦奥里油发电厂;中海油收购50万吨燃油装置,建设80万吨沥青燃料油电厂;中石化和中石油还分别在北海市、钦州市选点建设大型炼油厂;其他在紧锣密鼓中酝酿的大型项目还有华能集团湛江电厂、韶钢湛江1000万吨钢厂、武钢防城港市1000万吨钢铁厂、钦州市600万吨特钢厂和420万千瓦火电厂。4个城市还有数量众多的建成、在建和拟建的火电、铁合金、沥青、化肥、油脂等重化企业。
大企业对抢滩北部湾情有所钟,各地政府引资心切,汇成合力通过门路争取大型项目在当地上马,形成竞争态势。湛江市兴建70万吨木浆项目,钦州、北海也与印尼、芬兰的公司签约建设百万吨以上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并开始引种桉树建造原料基地。
与企业、政府对重化能源工业的热忱相比,一些环境人士却显得忧心忡忡。今年3月,湛江市环保局局长李丕学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稿“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大力”改成了“适度”。当了多年环保局长的李丕学对记者说,对于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重化工业,政府不宜使用“大力”这类字眼提倡。
李丕学曾在北部湾从事过18年海洋地质勘探,他说,北部湾整个海湾最深不超过100米,大部分只有三四十米,这样一个浅湾海流较弱,水体交换滞缓,自净功能并不像人们想像的大,环境容量十分有限,“各自为政的招商引资开发热,即使考虑了项目对当地的影响,也不能避免整个北部湾环境的恶化。”
发出质疑的还有在钦州市从事珍稀海洋哺乳动物中华白海豚课题研究的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北部湾沿岸抢上纸浆厂对海洋环境构成的威胁表示深刻担忧,“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面临巨大危机”。
令环保人士更为不安的,是一些环北部湾沿岸城市引进项目时“饥不择食”的做法。某市几年前引进一个外商投资的铁合金厂,国家规定试产期最长为半年,但这个厂已试产两年多,仍在调试,而且一直没有挂牌。一名考察过其生产的环保干部说,工厂冒出的黄烟足有500米高,水池的沉淀物小山一样堆在空地上。
2005年6月17日,28件海域污染损害系列案在北海海事法庭审理。北海市合浦县45个文蛤养殖场的经营者抱团向法院起诉,当地一家糖厂排污导致他们共3500多亩养殖场几乎绝收,索赔930多万元。而这家糖厂日榨量达5500吨,每年收榨50多万吨甘蔗,上交税收2000多万元,是当地响当当的利税大户。
这起诉讼典型地反映了目前工业化与环境的冲突。一些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声称,北部湾现在是发展的问题,环境状况与内地相比要好,也只有发展了才有钱搞环保。他们陈述了工业化过程中对环保保持乐观的理由:工业的概念与10年前不同,对环保的要求比较规范;环保执行的标准很高;环保实行“一票否决”,不会乱上项目;石化、能源、钢铁、纸浆等都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对环保的投入大。
但环境人士的态度要“谨慎”得多。他们担心,由于对大海的无知,相对于陆域开发,一味追求GDP增长的短期行为,更容易出现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一方面,重化能源工业抢滩北部湾,实际是对中国沿海岸线和港口“稀缺资源”的争夺。北部湾背靠大西南腹地,面向东南亚,在西部大开发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受到投资者青睐,重化能源产业的转移具有必然性;另一方面,北部湾是中国著名的热带渔场,有海洋鱼类500多种,常见的经济鱼类50多种,生态多样性尤为突出,漫长广阔的滩涂和浅海是发展养殖业的宝地,成为数十万渔民和为数更多的沿海农民谋生的“饭碗”。
他们认为,应对北部湾资源的种类、价值全面评估,做好海洋功能区规划,协调好工业化与其它产业的矛盾,实现北部湾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北部湾开发的当务之急是搞好统筹布局,对于对地方经济意义重大同时有较大环境影响的重化能源项目,应有超越地方利益的合理安排,避免这片“洁海”因无序开发走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老路。
为何“龙”多不治海
在北部湾沿海的环境管理方面,政府也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北海市合浦县沙田镇是中国惟一的儒艮自然保护区所在地。镇上有两个机构让许多人满头雾水:一个名为“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另一个为“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筹建处”。前者为广西环保局下设机构,后者则是4年前由北海市水产局设立。红树林管理相似。北海市合浦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最早的海洋类自然保护区,与国内其他红树林保护区归口林业部门不同,它归属海洋局。林业部门有意把它“攫”为己有,但海洋局不肯撒手。
争夺自然保护区管辖权的背后是利益之争。一是自然保护区可以开发为景点,能“坐地收银”;二是可以通过它争取专项经费。2004年9月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暴发虫灾,林业部门“不失时机”要求拨付专项费用在沿海红树林中设置监测点,海洋部门则担心林业部门的申请让自己争取经费落空。
争权夺利还缘于法律本身的不尽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涉及海洋环境保护除了军事船舶污染,共有4个部门:环保、海事、海洋、渔业水产部门。环保部门作为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负责“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海洋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在笼统的“监督管理职责”下,海洋环保出现了“信息不通,机构重叠,职责不明、盲点众多”的状况。
叠床架屋的机构,不仅不能有效处理海洋环保问题,还因为互不通气、“趋利避难”导致管理空白。按照法规,新建、改建、扩建海水养殖场,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由于没有明确负责部门,这项工作几属空白。北海市2004年因“花蛤螺”养殖引发规模性群体事件,直接原因就是海洋部门和渔业部门“各自为政”:海洋局按《海域使用法》,将沿海滩涂有偿出让给投资者,水产局负责发放养殖证,投资者在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氰化钠”,导致海域生物大量死亡,引发世代赶海的农民强烈抗议。
编辑:邓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