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03年11月03日新闻)我国“鲟鱼人工驯养与繁育关键技术研究”历时8年,终于在学术研究及生产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和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北部水产养殖中心等8家攻关协作单位承担的该项目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受到了上海市科委组织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的首肯。同时,专家们建议有关部门对该项目的研究继续给予支持,以便进一步促进鲟鱼物种的保护及鲟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鲟鱼人工驯养繁育关键技术研究”属于国家“九五”和“十五”计划的重点攻关项目。参加会战的科研人员从1996年开始,运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资金、东海水产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在上海、湖北、广东等鲟鱼养殖中试基地的支持下,历时8年的深入研究,共投入研究基金320.5万元,终于在这一世界性濒危物种鲟鱼类的研究上,从基础理论到驯养、繁育技术,获得了多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它为我国鲟养殖业从10年前的几乎空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鲟鱼养殖大国起到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
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系统开展了对鲟鱼类个体发育行为生态学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了鲟鱼类行为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此属国内外首创。它解决了鲟科鱼类幼苗成活率低的瓶颈问题,使其苗种的成活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80%;特别是首创了“生物孔镜技术对鲟鱼类性腺发育的观测与雌雄鉴别技术”,解决了鲟科鱼类雌雄难以鉴别的世界性难题;通过对鲟科鱼类环境因子和生长机能研究,在国内外率先阐明了“垂体-肝脏轴”和“垂体-甲状腺轴”在不同环境中具有的生长调控机能,并据此创建了一整套规模化的鲟鱼类养殖技术及规程;通过项目的研究实施,还成功地人工驯养了世界上现存鲟鱼类27个品种中的18个品种,并在上海、湖北、广东建立了3个不同特色的示范养殖基地,形成了10多个省市的推广应用网络,已获得了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10多亿元;研究成果对鲟鱼类珍稀物种的保护和发展商业化养殖,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据了解,经过本项目课题的主持人、世界保护联盟鲟鱼专家组鲟鱼养殖委员会主任、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庄平研究员的积极倡导,已经争取到“第五届世界鲟鱼学术大会”将于2005年在我国召开。
采集: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