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365消息:熟悉北海的朋友一定对“沙虫”不会陌生。沙虫的学叫方格星虫,尽管其貌不扬,但其营养与味道却极佳,素有“天然味精”的美称。
铁山港区营盘镇彬塘村青杉头村就是北海最有名的沙虫产地之一,由于这里的滩涂泥沙比例特殊,产出的沙虫生猛,肉质鲜美,在市场上的价格总要略高于其它地区。
今年65岁的杨正钦老人就生长在这片海滩上,“不是我吹牛,全北海,全中国也找不出比我们这里更好的沙虫。”他和村里的5000多人一样靠着这个滩涂为生,一直就是个挖沙虫的好手。
杨老伯介绍说,在青杉头村能够挖沙虫的海滩大约有一万亩,每个月能够挖沙虫的日子平均只有12—15天。这些天在下午退潮后时要带上铁锹、锄头,在沙滩走上大概一公里,到沙虫集中地区不断敲打沙面,发现沙面上有手指高的水柱垂直喷出,便是惊动了底下的沙虫正在迅速向下逃窜,必须尽快下手挖掘。根据沙面上沙虫遗留下来的孔洞特征,挖沙虫的人可以很快知道沙虫的位置。比如像鸡爪印的“花眼”说明沙虫刚刚钻下去不久,大概在二三寸深的地方,只需要轻掘两三下即可;而周围有沙堆隆起的“鸡屁股眼”(当地人说法),则表示沙虫已钻得很深,需要加把劲才能挖到。另外还有一种“窟窿眼”现在已经不常见到。
挖沙虫曾经是青杉头村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污染、过度的挖捕以及人为的破坏,这里的沙虫已经越来越少……
“十几年前,一个家里有三个人会挖沙虫的话,三天就能有十几斤沙虫干拿到墟市上卖,那时是卖10块钱一斤。现在沙虫干价格涨到五六百块钱,可是一个月也才能挖到那么一两斤。”杨老伯的老伴陈姨记起她刚嫁到青杉头时,退潮后沙滩上到处是沙虫眼,男人们用铁锹一下子就能挖到一条,四五个小时下来就有十几斤,但现在有时挖到一米深也很难挖到一条,每天运气好的话,也就只能挖到六、七两。
沙虫越来越少了,挖沙虫的人也越来越少了。陈姨叹息着告诉我,村子里现在只有三十几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闲在家里没事做才去挖沙虫,25岁以下的年轻人都不会这门技术了。“以前到了退潮,村子里几百人都在这滩上挖沙虫,全村一天就有上万元收入,现在一个人挖沙虫晒半天也就能卖个五六块钱,这滩……唉,不行咯。”村民老谢望着这滩涂不无感叹。
谢大姐今天的运气不坏,挖了三个小时,小篓子里已经装了七八条沙虫,而旁边的许多妇人的网篓里不过才一两条。“一条大沙虫能卖2块钱,小的1块多,可是现在沙虫越来越少,都找不到沙虫眼了。”她专心地敲打着沙面,不愿意放过任何一条从她脚下溜走的沙虫,只见她忽然快速地挥动手中的锄头在沙面上挖掘,大约挖了三四下,便跪到地上伸手进坑洞中,快速地拉出了一条还在扭动着的小沙虫。
但并不是每一个挖沙虫者都能够幸运地带回自己的战利品。当地村民告诉我,大约在十年前,便有一个挖沙虫人伸手到一米多深的坑洞中抓沙虫,手被泥沙死死吸住,在涨潮时被活活淹死……
靠山吃山,靠海却不能再吃海了。如今,杨正钦和他的老伴倚着滩边开起了渔家乐饭馆,再也不到滩上挖沙虫了。其他的许多村民也渐渐地无法再依赖这片日渐匮乏的海滩为生,不得不各寻生计。这片曾经养育了青杉头村所有村民的海滩变得越来越安静。
十几年前三天挖10斤,现在一月挖2斤
沙虫干当前在市场上的价格达到每斤六百多元,普通鲜货也要每斤几十元。对于孕育了美味沙虫的这片滩涂,青杉头村民们非常希望能够将它保护起来,通过人工养殖的方法重新让沙虫繁盛起来。但是据了解,在政府的规划中却并未把这片海滩作为人工养殖沙虫的场所,因为距离这里不远,即将兴建铁山港公共码头,村民们对此充满了不安和惶恐,他们担心,更大的污染随之而来,他们依赖了世世代代的青杉头沙虫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便会绝迹了……
评论列表 | |||||||||||||
|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