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资讯:东莞农民获禾虫培育专利,希望传授技术帮农民创业
“现在失业的人那么多,我这个专利如果能得到应用,可以帮助很多人创业!”年前,拿到疣吻沙蚕(俗称“禾虫”)人工培育专利不久的花甲老人黄自兴自信地对记者说。而他的身份是东莞市麻涌镇漳澎村普通农民。
去年11月,黄自兴收到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证书。这是他花费10年时间钻研的成果,而他自己也摇身一变成为全国禾虫苗培育专业户“第一人”。
研究禾虫是机缘巧合
“研究禾虫育种,也是机缘巧合。”黄自兴对记者这样说道。1999年,他与人合伙从村里租了1000亩滩涂,准备搞鱼虾养殖。同年3月的一天,正值珠江口涨潮,他在自己承包的滩涂上发现了一大片红红蓝蓝的虫子。“我当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觉得很恶心。”有人告诉他,那是禾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以卖钱。
于是他把禾虫捞起拿到市场上卖,有人以2元/斤的价格全部买下,“没料到承包的滩涂里还藏着这样的宝贝!”可随着知道的人多了,村里不少人纷纷跑去他的滩涂里捞禾虫,这让黄自兴感到很头痛。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不善,他搞鱼虾养殖并没有成功,当年血本无归。
但从出售禾虫中,他看到了另一个商机,萌生了养殖禾虫的想法。养殖禾虫对环境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咸淡水交界,稻田,无污染。广东只有中山神湾、珠海斗门等个别地区咸淡水交界处的稻田滩涂有天然禾虫,并没形成科学、系统的人工养殖规模。很多禾虫养殖户都是在禾虫繁殖时期,去这些地方收集禾虫苗,然后再放到自己的田里养殖。“干脆自己育种。”他心里这么想着。
为此,他跑到广州,找省水产厅,找华南农业大学,打听到一位姓温的老师对禾虫有所研究,但在当时还没有系统的资料。后来在麻涌镇农办的联系下,黄自兴终于见到温老师,并从他那里获取了关于禾虫繁殖的一些信息。
8年钻研收获国家专利
摆在黄自兴面前的第一关就是育出禾虫苗。他挑选了部分禾虫,放进水箱进行繁殖。凭着自己“永不言败”的韧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经历无数次试验,他终于成功育出禾虫种苗。但是数量很少,用于养殖还远远不够。
于是他要攻破的第二关便是数量关。又不知经过多少次试验,“半年后,培育出来的禾虫苗终于可以用来养殖了。但还要解决稳定性的问题,如天气变化、饲料等。”黄自兴回忆说,他培育禾虫,就是把它当成小孩养,花了不少时间。
光是确定禾虫苗的主粮就花了2年时间。刚开始,想到不少人家养小孩都会喂“食母生”帮助消化,他便尝试着用“食母生”喂禾虫苗。结果禾虫苗虽然没有全部死亡,成活率却不高。他便知道,这不是主粮,但是有作用。后来他又尝试用黄豆浆、菜汁、草汁等喂养,效果也不好。直到有一次,他用含有较高海藻成分的水做试验,禾虫苗的长得特别好,他终于确定,禾虫的主粮就是海藻。
为了研究禾虫苗的生长情况,黄自兴还拿出了大半积蓄购买了一台高倍显微镜和测水盐度的仪器(电导率仪)。为此还遭到家里人的反对。“但我是一个犟脾气,认准了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就在这样的坚持下,他慢慢摸索出了一套育苗和养殖技术,包括苗场选址设计、培育泥浆和水的选用、受精、放养、喂养等。2004年,他用1亩8分地进行试产,养殖自己培育出的禾虫苗。当年亩产达160斤,每斤可卖四五十元,一亩的纯收入近6000元。
愿办培训班帮农民创业
黄自兴告诉记者,收到专利证书后,他的手机几乎被“打爆”,不少养殖商想跟他合作,更有人提出用15万元买他的技术。但他都没有同意。黄自兴特别珍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告诉记者,禾虫育种技术其实不难,按照专利说明完全可以生产,成本也不高。“如果有可能,我希望政府能够出钱买下我的专利。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可以促进就业。”同时他也表示,专利出让后,他愿意办学习班,教授育苗及养殖技术,帮助农民创业。
他告诉记者,“养一亩禾虫收益抵6亩水稻”,搞禾虫养殖,进而发展禾虫加工业,带动的是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目前,他用自家的4亩地,一边进行育苗,一边搞养殖。他的禾虫供不应求,每斤价格已达70元。按照每年亩产200斤来算,亩产值可达15000元左右,禾虫养殖已成为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种苗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