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休闲渔业 > 水族防治 > 正文

观赏鱼病防治(十二)

发布时间:2009/2/4 10:06:17  来源:互联网  编辑:黄倩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五、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

  1.锥体虫

  病原体属锥体科、锥体虫属,是专门寄生在血液里的鞭毛虫。在淡水鱼类的血液中,颇为普遍,种类也很多,但除个别鱼,偶尔可发现大量寄生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数量不多。即使在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从鱼的外表和血液中都看不出明显的病症。由于这些鞭毛虫大多对鱼的危害不严重,这种病原体肉眼看不见,对它们的病理也缺乏研究。诊断需靠显微镜检查。

  2.粘孢子虫病

  粘孢子虫是在海水及淡水鱼类寄生虫中种类最多、最为常见的一类孢子虫。粘孢子虫是比较微小的一类寄生虫。它们在发育过程中,无例外地产生种种形状和不同大小的孢子。

  成熟的孢子从病鱼身上落入水中,被别的鱼吞食或因接触而粘附在体表或鳃上,受到鱼体中某些物质的刺激,放出极丝,钻入寄主组织细胞内“定居”,开始生长发育,这时称为营养体时期,营养体继续发育和生长其周围的寄生组织,因受刺激而发生退化和改变,产生一层膜壁将营养体包住,形成粘孢子虫胞囊,胞囊的形状和大小不一,肉眼可见。

  粘孢子虫以寄生于热带观赏鱼的皮肤、鳃和肠道等部位较常见。寄生在皮肤和鳃的粘孢子虫,其胞囊最后被成熟的大量孢子挤破,使孢子直接散布在水中,重新侵入别的鱼体,开始重复它的生活史。寄生在肠道内的粘孢子虫,可通过各器官的排泄管和分泌管输出。

  粘孢子虫绝大部分种类,因存在的数量不多,对鱼的危害不大,只有少数种类引起严重的流行病,影响鱼的生长、发育。患有此病的鱼,由于体内机理失调,食欲不振,体质日益消瘦,鱼体皮肤或鳃部组织受到破坏,被细菌感染而腐烂,导致鳃组织呼吸机能受到阻碍,病鱼最终死亡。外表病征不太严重的病鱼,往往作波浪式旋转活动,表现出极度疲乏无力的样子。严重的病鱼,在水中离群独自急游打转,经常跳出水面,又钻入水中,如此反复多次,终至死亡,此病称之为疯狂病。

  粘孢子虫病在国内外流行,虽然相当普遍和严重,但至今仍未有比较有效的控制方法。防治方法多采用生石灰和石灰氮作器具消毒。对病鱼采用百万分之十(10ppm)的高锰酸钾或2%食盐水,或8%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分钟,也可用1%敌百虫浸洗3~9分钟,对杀死鱼体上的粘孢子虫有一定疗效。

编辑:黄倩 访问人次:2806 关键字:观赏鱼病,防治,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水族防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