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03年10月29日新闻)南方农村报消息 鲟鱼从“软黄金”变寻常菜,养殖产量锐减,价格波动不大。
鲟鱼价格已经低迷两年了。据广州市黄沙水产批发市场统计,1998年前后,鲟鱼价格处在最高峰的时候,每公斤可以卖到600-700元,鲟鱼被誉为软黄金。而最近两年,鲟鱼价格在40元/公斤左右徘徊,与上世纪90年代末形成鲜明对比。现在,酒楼里面的鲟鱼已经是寻常菜式。
鲟鱼价格下降,与近年来我国积极发展鲟鱼养殖有关系。据统计,1998年我国人工养殖鲟鱼不足100万尾,而2000-2001年度人工养殖各种规格鲟鱼超过1000万尾,2001-2002年度商品鱼产量5000-6000吨。广东养殖产量差不多占了国内产量的一半。按照2001年的养殖规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2005年我国的商品鲟鱼产量能够达到2.5万吨。但是现在看来,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
广东是国内鲟鱼养殖量最大的省份,鲟鱼热之后,今年养殖量锐减。据广东先步种植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日东介绍,2000年为广东养殖鲟鱼最高峰,拥有商品鱼700多万条,而今年仅有300多万条商品鱼。
据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鲟鱼研究专家危起伟教授介绍,他们的课题组受国际濒危物种贸易研究委员会(TRAFFIC)委托,调查了我国养殖鲟鱼苗种产量,自产黑龙江鲟鱼苗、杂交鲟苗,全国的产量在1500万到3000万尾之间波动;每年进口的鲟鱼苗种在600万尾以内。危起伟教授估计2003年度鲟鱼养殖产量有可能减少一半。原因有三:一、商品鱼价格滑坡,部分养殖者转产;二、天然苗种量减少50%;三、从国外进口苗种受阻,作为世界鲟鱼生产最主要国家的俄罗斯已控制对我国的苗种出口。
鲟鱼养殖产量虽然有可能锐减一半,但是价格却不一定上升。一方面,鲟鱼的人工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进入门槛低,随时会有人进入鲟鱼养殖行列;另一方面,鲟鱼的市场价格稳定是因为销售渠道固定,大多数苗种供应商还负责收购商品鱼,因此目前的价格难以产生较大波动。鲟鱼养殖业似乎渐渐趋于平淡,要怎样才能带动鲟鱼养殖业重新高速发展,焕发青春呢?
小规格鲟鱼为主的消费市场不适应鲟鱼产业发展
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鲟鱼只要养到1公斤左右就出售,不用长期培育,养殖鲟鱼不会亏本。虽然我国的市场上大量需要如此规格的鲟鱼,但危起伟教授认为,这样规格的鱼以满足家庭式消费为主,正是这样的消费习惯导致了鲟鱼养殖业裹足不前。鲟鱼其实是大规格的鱼类,但除了苗种提供单位,一般的鲟鱼养殖者并不会在培育大规格鲟鱼上下功夫。
虽然,我国狭义上的鲟鱼繁殖技术,即人工催产授精孵化技术比较先进,但是从广义的繁殖学技术上来讲,即全人工养殖鲟鱼子一代再到子一代出苗,中国的鲟鱼繁殖技术还很落后,主要就是养殖企业看不到养殖大规格鲟鱼的利益所在,导致在这方面资金投入很少。即便是苗种提供单位,除了部分亲鱼外,大规格的鲟鱼养殖量并不多。因此,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并不是很多。
广义上的繁殖技术是否达到一定水准,是衡量这个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之一。鲟鱼达到性成熟需要数年时间,有些品种甚至需要十几年才能达到性成熟,要达到全人工养殖鲟鱼子一代再到子一代出苗这个标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相当多的养殖企业都承受不了。
实际上,我国鲟鱼养殖正处于一个尴尬时期,培育大规格鲟鱼不被市场看好,投资养殖大规格鲟鱼的较少,鲟鱼的生存数量便很难有所提高;鲟鱼生存数量不够大,便很难达到广义上的繁殖技术的标准,于是提倡鲟鱼养殖的产业化规模化始终都难能名正言顺。据危起伟教授介绍,目前在我国国内的鲟鱼种类中,只有史氏鲟在广义的繁殖学技术上有所突破,但是产业化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扶持鲟鱼加工业将带动鲟鱼养殖业的第二次大发展
1公斤左右的鲟鱼居市场主导地位有弊端:一旦小规格鲟鱼市场不好,而养殖大规格鲟鱼的市场前景又渺茫,某些养殖企业很容易退出市场,导致整个鲟鱼养殖难成气候。危起伟教授提出需要保护好鲟鱼物种,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对鲟鱼资源的保护,做到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增养殖相结合,扩大鲟鱼生存量的同时,加速发展鲟鱼加工产业,而政府也要对鲟鱼的加工利用给予政策上的适当扶持。否则,大规格的鲟鱼缺少人养,鲟鱼养殖业将始终难以突破目前这种不生不死的状态。
鲟鱼出肉率高,是非常适宜加工的鱼类,除了传统的鱼籽加工外,发展鲟鱼肉食品和名贵部位加工前景也将十分广阔。把鲟鱼肉加工成小包装熏制品、烤鱼片、酱鱼肝、熏烤鱼肉等方便食品进入超市将受到消费者喜爱。此外,鱼肚、鱼鼻、鱼筋、鱼骨等都能做出独具风格的中国名菜。
被誉为世上三大最贵的食品之一的鱼籽酱就是用鲟鱼的卵经过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国外产极品的鱼籽酱可以卖到6000美元/公斤。而国内产的才2000元/公斤。这里面的差价不单有地域差别,也有品种差别,更有加工水准的差别。国内的鲟鱼产品加工企业可以在品牌和工艺上下功夫,逐步提高鱼籽酱档次,赚取鲟鱼养殖的附加利润。
鲟鱼加工前景无限,但是还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在做好物种保护的同时,引导养殖业者生产大规格的鲟鱼,从而能给加工厂提供足够的原料,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多样化的鲟鱼食品,这样才能真正带动鲟鱼养殖业第二次的大发展。
采集: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