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商报资讯:
许华鉴别出心裁地采用浅海浮排和围塘固棚结合串养生蚝,一改传统的用海底堆石和竹枝水泥制桩柱来附着生蚝常年串养的办法,成功创建起了位于南朗崖口村的1000亩生蚝养殖基地,成为中山唯一的生蚝养殖专业大户。
他的坚持不懈和锐意创新终于开花结果,使得南朗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度沉寂10多年的生蚝养殖再度复兴,现在他每年可以纯赚约100万元。
扛起复兴生蚝养殖大旗
在南朗镇崖口村,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泛起片片鳞光,这里位于珠江出海口咸淡水交汇处,浅海滩涂广阔,养殖条件得天独厚。许华鉴的千亩生蚝养殖基地格外引人注目,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这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生蚝养殖带头人依然精神矍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话用在他身上非常合适。
许华鉴告诉记者,他今年已经55岁了,在水产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生蚝是南朗镇崖口村出产的珍贵海产品,可加工成干品和制作蚝油、蚝豉。据《崖口村志》记载,当地人工养殖生蚝由来已久,崖口附近海滩清末已形成数千亩完整的蚝塘。
“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城镇的不断扩张,南朗浅海滩涂遭受破坏,自然生态日益恶化,加上养殖技术等各方面因素,人工养殖和天然生长的生蚝几近绝迹。有10多年时间没人再乐意养殖生蚝!”谈起这些往事,许华鉴仍心有余悸。
掌握优质生蚝养殖技术
2005年,许华鉴投入400多万元在崖口村将军南围和茅琅沙河道创建了1000亩生蚝养殖基地。
据介绍,许华鉴的成功经验是:生蚝养殖每年9月份开始购苗放养,幼苗放养到成品出售需两年的时间;每年4月在雨季到来前将肥美饱满的成品采收出售,而余下的解下,用船移入围内,在固定的“走廊式”棚架上重新吊养,直到成品肥美才出售。许华鉴主要是将中蚝育成肥蚝,时间为半年;生蚝靠摄食浮游生物生长,在浮游生物和有机质丰富的流动水体条件下,成活率高、生长快、肉质好、效益佳。
经过两年多的试验,许华鉴浅海浮排和围塘固棚结合串养生蚝获得成功,比在纯咸水区海水养殖的生蚝品质更优,价格高出20%,投入产出比为1∶1.7。
■专家点评:
中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水产专家评价说,在围塘固棚串养生蚝的同时,许华鉴还充分利用水体,在蚝塘里混养鱼虾蟹,生蚝在摄食过程中吸掉浮游生物从而净化水质,为鱼、虾、蟹的成长营造了健康的环境,是健康生态养殖的好模式,鱼、虾、蟹产量也很高,年产值也达100多万元,可谓一举多得。
■赚钱经
许华鉴粗略盘算过,1000亩基地年产生蚝100吨,每50公斤生蚝可出蚝肉6公斤~7.5公斤,每公斤一级蚝卖到44元~46元、二级蚝卖到32元~36元,扣除种苗、搭棚架排材料、人工等综合成本,去年他纯收入 100 万元左右。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水产人物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