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荆楚网消息:一年一度中华鲟冬季“回家”产卵结束,27日,数以万计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宝宝”相继在宜昌出世。
据中国三峡总公司中华鲟保护放流中心主任朱欣说,往年10月底中华鲟就洄游到位于宜昌的产卵基地,保护放流中心开展保护性捕捞和人工繁殖,因今年江水较深,捕捞不方便,直到11月1日才开始捕捞。按有关方面安排,今后三年至五年内将不再捕捞亲鱼,因此今年的捕捞、催产、孵化等工作方案安排的特别细致和充分,今年人工繁殖出来的中华鲟“宝宝”数量比往年增多,从11月26日至27日,四十万“宝宝”平安出世。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中华鲟“回家”繁殖时间要晚,“宝宝”一出生就要面临低温天气。朱欣说,保护放流中心会尽量采取保温措施。
27日,在中国三峡总公司中华鲟保护放流中心,刚产卵排精后的一对亲鱼“父母”,在技术人员的照顾下,调养身体。这一对“坐月子”的中华鲟身体复原后,将放回长江。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