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亚心网资讯:

这几天,乌鲁木齐艳阳高照,最高温度保持在0℃以上,然而却未照暖鱼市,中亚客商及疆内主力买家的骤减,让乌鲁木齐观赏鱼市陷入“寒冬”。
昨日,记者在华凌观赏鱼市看到,地下一层及一楼观赏鱼销售区购买者寥寥无几,而出售鱼缸及鱼食等辅助产品的店面更是冷清,多数店面的老板都亲自收拾柜台、搬货,往日各店伙计进出忙碌的情景不再。
经营中高档观赏鱼的老板陈梅一边站在凳子上用漏网把瘦小、变色的鱼捞出来,一边对记者说,“以往这个活都是雇的伙计干的,今年没有生意,就没再雇伙计,只有自己动手干了。”
由于购买者明显减少,现在不少店面大都成了“夫妻店”,夫妇两人销售、出货等就够了,不再像往年生意好时雇佣伙计帮忙。
“全球经济不景气,老百姓就缩紧了钱袋。”陈梅解释说,从年初到现在,观赏鱼销售愈加惨淡,以往有些闲钱的顾客还时不时地来鱼市转转,现在基本上看不到这样的顾客,大多是买些鱼食和鱼药的。
该市场众多经销商普遍反映,由于今年中亚客商减少,观赏鱼销售的外贸订单锐减50%以上,疆内主力消费群体购买力也下降30%。就连地州到乌鲁木齐进货的经销商也放慢了进货步伐,原本一个月进一次货,由于销售不畅,现在两个月甚至三个月才来一次。
观赏鱼生意惨淡直接影响鱼缸、鱼食等养鱼辅助产品的销售。“不开张都是常事,往年从来没有像目前这样萧条。”一家鱼缸专卖店老板吴军说,截至目前,今年销量同比下滑40%。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就曲高和寡的高档鱼生意更惨淡。经营高档鱼的于凤英表示,店内标价8万元的鱼,今年一条都没卖掉,往年无论如何也能卖个两三条。
对于生意难做的原因,梦幻七彩专卖店负责人薛迪认为,由于全球金融风暴开始影响实体经济,对老百姓的消费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养鱼作为“可玩可不玩”的消费,被有闲钱的消费者以及养鱼爱好者放到了可不支出的一类。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乌鲁木齐鱼市,鱼类及其辅助产品的利润基本上在30%,而今年因行情不好,大多数经销商称,今年无利可图,能保本已很不易。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