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解放日报资讯:
|
舟行湖上,对面熟识的蟹农驶过,老陶与他比划着今天的生意经,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
这里正在建设着的有老陶未来的新居,可以看到阳澄湖,也可以看到未来的京沪高速铁路
这位师傅原来也是蟹农,结束了一天的挖泥劳作,准备回家。为保持湖底环境,每年湖底都要用挖泥船翻动淤泥,一些蟹农也就改行做起了挖泥的生意
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伴随着老陶守护蟹苗的夜晚,带来蟹塘外的消息
蟹螯生猛无情,老蟹农也难幸免
|
蟹农老陶:将拿上“镇保”成为居民
蟹农陶凤根的家,在阳澄湖边的唯亭镇陵中村孙家浜。门前的小河沟,停满了捕蟹船。
字书《广韵》解释:浜,安船沟也,在阳澄湖边,有很多像这样以“浜”命名的村庄,比如,沙家浜。
但孙家浜这个地方,很快将在地图上抹去。村庄东面,一片住宅小区正在拔地而起,老陶将搬进其中一个高楼,成为“XX社区”的一个居民。
“还会继续养蟹吗?”记者问老陶。
“只要政府让养。”老陶回答。
57岁的老陶,从来没有离开过土生土长的阳澄湖,也没有想过离开。他的生活,与这片湖水的变化息息相关:1979年,阳澄湖成立了生产管理委员会,捞上来的阳澄湖大闸蟹通过水产公司出口到香港,“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阳澄湖蟹,开始声名远播。一对大闸蟹“在香港能换一块电子手表”。1992年,阳澄湖从自然野生状态步入了人工养殖时代,阳澄湖被一个个网围分割。1996年,老陶盘下54亩网围的承包权,开始了养蟹生涯。去年,苏州政府为了改善阳澄湖水质,围网养殖面积从8万多亩缩到3.2万亩,老陶又重新和政府签订了养殖协议,承包的网围面积,也缩到了20亩。
乘着老陶的水泥机帆船进阳澄湖,三分钟时间,直抵老陶家在湖心的网围,“前两年只能开小船进来,阳澄湖到处插着毛竹,挂着渔网,密密麻麻,大一点的船根本开不进去,小点的船进去,也像进入了迷魂阵,很容易迷路。”老陶告诉记者,养蟹最高峰时,连湖底的水草都被螃蟹啃光了。他很理解政府的决策:再不缩小养殖面积,改善水质,最后遭殃的还是阳澄湖蟹。
老陶所要迁入的新小区靠着湖,几幢楼房已封顶,从顶楼的窗口望出去,一面是波光粼粼的阳澄湖,另一面是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听说以后到北京只有五个小时。”老陶说。那个更远一点的小山包,是新石器时代遗留下的草鞋山遗址。阳澄湖堪称苏州的远古文明的发源地,但这块文明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土地,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不光是居民小区,还有度假村、星级酒店、主题公园……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阳澄湖边几千年来“屯田种养、樵薪捕鱼”的传统农业生活。
“总的来说,生活在越变越好。”老陶说,他很快将住进公寓,拿上“镇保”,过上“老有所养”的生活。
中午,一位上海客人开着“宝马”,来老陶家买了二十多斤螃蟹,九雌十雄(即农历九月吃雌蟹,肉质鲜嫩。农历十月吃雄蟹,肉质有嚼劲又不会太老),“再过半个月,螃蟹没了腥味,就不好吃了,”老陶说,幸而他家的螃蟹差不多都卖完了。
尽管未来有所保障,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但老陶并不准备退休。今年,养殖面积收缩、成本上涨和金融危机影响,导致老陶的收入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仍然接近10万元。阳澄湖蟹,是阳澄湖慷慨给予蟹农的财富,也是当地政府未来进行产业升级、发展休闲旅游业,所依托的“符号”与“象征”。
对于未来,老陶的愿望很实在,明年作为饲料的玉米能便宜点,还有,那个他不太理解的金融风暴,能快点过去。
再过两个多月,新的一批蟹苗就要下湖了。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