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记者从上海市女工程师协会组织的“节能与公共安全”论坛上获悉,本市目前已建立了“高危食品预警”和“低温流通加工食品安全评估预警”等食品预警机制,相关食品预警显示,每年四季度是大闸蟹、鱼、虾等水产品上市高峰期,水产品受养殖水源的影响,可能受到化学性污染或带有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污染。
在该论坛上,上海市食品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该研究所对本市低温流通加工食品发布的预警,预测在9月至10月期间,本市散装熟食产品,安
全质量合格率为60%~70% ,发布二级预警;冷链即食方便米面制品的产品安全质量合格率为65%左右,发布二级预警;裱花蛋糕产品安全质量检测裱花蛋糕产品的安全质量合格率在70%-80%,发布二级预警。据了解,按预测的食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和危害程度,预警级别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二级预警表示有可能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的,对上海地区形成一定影响的食品安全风险。
此外,相关食品预警还显示,每年的四季度是大闸蟹、鱼、虾等水产品上市高峰期,水产品受养殖水源的影响,可能受到化学性污染或带有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污染,危害程度为中等。
据悉,近年上海地区的主要高危食品和危害因素包括6~9月期间的叶菜类蔬菜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6~10月散装肉制品、熟食的微生物污染、添加剂超标、违规使用化学品问题,5~10月盒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5~11月集体餐饮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尽管如此,本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仍趋势向好、可控方向发展、主要评价指标逐年趋好。预计在2008年至2010年,主要食品市场抽检合格率96%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