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发水产养殖基地是连江鲍鱼规模化养殖的一个缩影。走进连江县安凯乡的后才里海区,方圆1500多亩分布着3万多个网箱,养的几乎全是鲍鱼,这里也是连江鲍鱼养殖规模最大的一个海区。安凯乡乡长周孝民告诉记者,全乡今年可收成1.2亿粒鲍鱼,产值6亿元以上,全乡农民几乎都在从事鲍鱼养殖或相关产业,大部分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连江县持续转变水产养殖生产方式,从散户小规模养殖走向了规模化养殖,走出了一条鲍鱼、海带养殖相得益彰的路子,同时向水产品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实现了从水产大县向水产强县的转变。
政府助力 规模化养殖
连江海域辽阔,海岸线长209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2.7倍。“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连江人民历来以海为生,水产养殖业一直是连江的传统产业。
连江以往都是以散户小规模养殖为主,近三四年间才真正走向规模化养殖。2004年,连江县制定了“由水产大县向水产强县转变”的发展战略,提出水产养殖产量要在几年时间内超过捕捞产量,养殖品种要向高优方向发展。
为迅速壮大高优水产养殖业,连江县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对新开发的良种养殖区采用缓交或减免海域使用金等办法扶持发展,对开展鲍鱼、海带良种研究开发的企业采取财政支农补贴形式予以扶持,对利用浅海抗风浪设施开发新养殖区的企业则列为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扶持。
“我们加强水产良种场建设,大大提高了良种覆盖率。”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黄盛章介绍。近几年,这个县在万发鲍鱼养殖基地、官坞水产有限公司等地建立了鲍鱼良种场、海带良种场,成功选育出“鲍良种杂交子一代”、“连杂一号”海带等新品种,向全县鲍鱼育苗场、海带育苗场以及养殖户提供良种亲体和优良种苗,为规模化养殖打下坚实的科技基础。
从原来养殖户单兵作战到成立养殖公司,规模化成为近年来连江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个特色。福州捷丰海珍品开发有限公司,是公司董事长吴捷和安凯乡10多位养殖户共同成立的一家公司,今年可收成1200万粒鲍鱼。
产业延伸 走向精深加工
如今,连江不仅鲍鱼、海带养殖规模位居全省前列,而且鲍鱼、海带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及深加工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05年,捷丰公司在全省率先从日本引进鲍鱼良种“西氏鲍”和国内的“皱纹鲍”、“黑鲍”进行杂交试验。去年公司和厦门海洋学院共同主持的“西氏鲍”与“皱纹鲍”杂交新品种培育项目,被列入省科技重大项目。 合作培育的“厦捷一号”和“捷丰一号”这两个新品种已获成功,特别是“捷丰一号”的子一代已达到100%的成功率。
捷丰公司目前正计划投资1000万元进行鲍鱼的精深加工。在这方面,连江筱埕镇的日兴水产食品公司已走在全省的前列,仅去年,经过切片、加工的鲍鱼已出口日本26吨,今年又与台湾一客户签下了80吨速冻即食鲍鱼的订单。
连江县官坞海洋公司主营盐渍海带加工、坛紫菜精加工、丁香鱼加工,是我省规模最大的盐渍海带加工生产基地。公司年产5万吨海带,“官坞”牌海带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
据了解,连江县年加工海带2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有6家。今年养殖面积比去年增加了2000亩。
相得益彰 鲍鱼海带同发展
鲍鱼的规模化养殖也带动了连江海带养殖的迅速壮大。
在福建连江天源水产公司加工车间内,记者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一部分工人忙着将大捆大捆的海带加工成海带丝、海带结等,另一部分工人却十分细心地将散落的边角料收集起来。见记者好奇,工人们说,这边角料,原来当垃圾处理,现在成了鲍鱼的“美食”,可值钱呢。
天源水产公司年加工海带2万吨,是我省海带加工龙头企业之一。为保证原材料,公司转变生产方式,采用“公司+农户”方式,每年都跟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由公司预付农户免息养殖款,待收成时,农户按市场价卖给公司。“今年公司预付了近300万元,扶持2000多户农户进行海带生产。”天源水产公司副总经理陈伯平说,由于连江海带加工企业众多,加上鲍鱼养殖规模更大,每年公司都要从外地购进2000多吨海带进行加工。
黄盛章介绍,连江鲍鱼养殖规模的扩大,带动了海带养殖量的大幅提升和价格的一路走高,今年海带边角料的价格从过去的每吨700元蹿升到2900元,而海带产量也从2005年的8500吨上升到13万吨,产值从不到2亿元跃升至9亿元。
记者从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今年这个县鲍鱼养殖7亿粒,成品可望收成2亿粒,仅鲍鱼产值即可达12亿元,占全县水产养殖业产值的六分之一;全县海带共种植4.6万亩,以每亩产值2万元计,全年海带产值将达9亿多元。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