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中国质量报资讯:标准化为千湖之省增色添彩
湖北靠标准体系建设淡水产品总量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
10月8日,记者从湖北省水产局了解到,去年该省淡水产品总量达到370万吨,连续10年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标准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素有“千湖之省”美称的湖北,是我国著名的水产大省,养殖面积去年首次突破66.67万公顷(不含稻田养殖面积)。由于长期依靠粗放经营,水产品质量、加工转化、出口创汇、农民增收等一直迈不开大步,呈现出小而全、大而不强的局面。
为加速从水产大省向水产强省转变的进程,按照“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标准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湖北省从建立和推广标准体系着手,破解水产大而不强的难题,在全省主要水产区大力推行“一鱼一产业”的养殖加工新模式。
据湖北省质监局标准化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02年始,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近千万元,用于水产标准体系的制定和示范区的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制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300多项,建立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23个。全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47.3万公顷,涵盖了湖北主要水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其中,洪湖共有养殖水面5.3万公顷,水产总量24万吨,今年被湖北省质监局确定为全省唯一的一个淡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市。该市质监局抓住这一契机,重新制定了25项水产养殖加工地方标准,并于近日以“村村送标准”的形式发布实施。
水产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使湖北渔业内部结构日趋优化,品牌渔业创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据悉,目前,该省已培育出德炎小龙虾、长阳清江鱼、武昌鱼等3个国家级品牌,10个省级品牌,其中省级出口品牌3家。另外,湖北还拥有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267个,产品认证549个,绿色水产品175个,有机食品15个,全省名特优产量比重从1985年前的不足10%发展到去年的70%。河蟹、武昌鱼等10个品牌水产品畅销国内外。
标准体系的建立还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水产加工业的崛起。去年,该省加工企业达到191家,涌现出一批产值过亿元、出口创汇过2000万美元的大型加工龙头企业,水产业实现产值70亿元,其中加工业产值达到55亿元,水产品加工转化率接近20%,出口超过4万吨,出口创汇达到2.5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半壁江山,淡水产品加工能力、加工量和出口创汇3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