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2万锵鱼卵搭乘神七在厦门"待产"

发布时间:2008/10/6 11:33:54  来源:福建之窗  编辑:石明凯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福建之窗资讯:省水产研究所专家昨向本报记者透露,搭乘神七游太空的厦门产锵鱼卵已在太空成功孵出9尾小鱼苗,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进行观赏鱼太空育苗试验取得成功。 
  这次和孵育罐中的30粒锵鱼卵一起搭载神七遨游太空的,还有厦门产的2万粒卵生锵鱼鱼卵。 
  水产专家说,此番被放置于孵育罐中,搭乘神七进行太空生物育苗的厦门产锵鱼卵有30粒。由于空间的限制,卵生观赏锵鱼孵育罐的容量很小,“只是一个小瓶子”。 


群惠小学开设孵化饲养锵鱼实验课


厦门锵鱼


厦门锵鱼鱼卵

 

 “瓶子”虽小,营造出的生态系统却非常理想。据专家介绍,放置了30粒锵鱼卵的孵育罐里,有着完整的供养系统、水质保持系统和供氧系统,是孵育“太空宝贝”的精巧“摇篮”。 
  省水产研究所专家是在10月2日上午打开孵育罐的一瞬间,发现9尾锵鱼苗的。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身长只有一两毫米的小鱼苗,在水中摇摆着透明的身体。专家分析,这9尾锵鱼苗是在太空孵育出来的,因为神七成功返回后,放置于保存箱中的孵育罐“室温”一直保持在12摄氏度的恒温状态,这一温度条件是孵不出小锵鱼的。专家说,从9月25日神七点火发射,到28日神七成功返回,期间的太空温度为21摄氏度,这一温度有利于太空诱变育种,因此,这9尾锵鱼苗的“出生地”都可以记在天上。 
  此前,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所长林光纪于10月1日在北京航天城接过搭载于神舟七号上的水产生物实验样本,并于当晚赶回厦门。在10月2日打开保存箱中的孵育罐后,罐中的小锵鱼旋即进入为期半个月的隔离期。 
  据透露,在和3名宇航员一样度过灭菌消毒的隔离期后,9尾锵鱼苗将于本月中旬部分移交给太空锵鱼卵的“娘家”——厦门中飞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届时,人们有望在交接仪式上一睹锵鱼“太空宝贝”的真容。假以时日,随着太空观赏鱼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太空锵鱼”可望游入寻常百姓家,被人们养在观赏鱼缸中。 
据省水产研究所专家透露,2万粒鱼卵在经历“太空旅游”后,目前已回厦门“待产”。 
  专家介绍,此番锵鱼卵搭乘神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太空生物育苗,放在孵育罐中的锵鱼卵数量受限,只有30粒;另一种,就是搭乘休眠锵鱼卵进行“太空旅游”,由于不进行太空育苗,数量可以很多,这次就有2万粒。 
  目前,安抵厦门的2万粒卵生锵鱼鱼卵也同样处于隔离期,在进行为期半月的隔离灭菌消毒后,本月中旬,这批“太空鱼卵”将被放在育苗池中生育,孵出小苗,水产专家将对此进行全程跟踪观察。 
  专家说,世界观赏鱼业潜力很大,据测算年产值可达140亿美元。作为观赏鱼的一个重要品种,锵鱼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但产量却一直上不去。据介绍,锵鱼产量上不去的原因是,锵鱼地面上自然育种产卵量少、休眠卵的保存期短、受精率低、孵化率低、存活率低、抗病能力差,如果“太空鱼卵”在其中任何一个薄弱环节取得突破,都将具有非凡的意义。 
  专家测算,正常条件下锵鱼两个月就可产下下一代,因此,最快在今年年底,“就可落地第一代太空锵鱼”。

编辑:石明凯 访问人次:2399 关键字:锵鱼卵,神七,厦门,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综合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