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辽宁日报讯:海面上,漂浮着一垄垄渔民用养殖浮筏播种的 “庄稼”——刺参、海胆、鲍鱼;海岛上,渔家旅店不断地迎来一批又一批享受美景和海鲜的客人;工业“飞地”里,一项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争分夺秒,激战正酣。紧紧依托资源优势,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县为目标,通过积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构建更为严格的生态体系,长海加快实施了“渔业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三大产业发展战略和“生态、数字、和谐”建设规划,使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进入了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行列。
长海是东北地区唯一海岛县、全国唯一海岛边境县,陆域面积只有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却有7720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山海相间的群岛地区,长海的资源主要依海而生,而其主导产业也围绕海而展开。 60余倍于陆地面积的辽阔海域,使渔业顺理成章地成了长海的“立县之本”。近年来,长海县委、县政府以科技为先导,适时调整思路,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模式,积极扶持开发深水海域,变过去的“猎捕型”渔业为“栽培型”渔业,使渔业的内涵产生了质的变化。目前,长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海珍品增养殖基地,全县已开发利用增养殖海域175万亩,其中水面浮筏养殖30万亩,海底底播增殖143万亩,增养殖品种达到4大系列20多个,产值28亿元。更为可喜的是,长海建成了大连紫海胆和虾夷扇贝两个国家级海珍品良种基地和近百万亩无公害生产基地,虾夷扇贝、海胆、刺参、鲍鱼等无公害认证产品30种。
与此同时,长海将“旅游兴县”提升到全县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把渔业生产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海岛民俗旅游和休闲观光旅游。全县现已建成各类旅游景点100处,拥有渔家旅店300户,旅游宾馆饭店和度假村140多家,长山群岛成为国家级海岛森林公园、国家级海钓基地、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首批进入辽宁省旅游强县行列。今年上半年,长海县游客达到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4亿元。据长海县委领导介绍,为了推动旅游业的高速发展,长海又提出了建设长山群岛生态旅游区的宏伟蓝图。届时,随着海岛的对外开放,长海的功能定位将发生深刻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也将作出重大调整,旅游业将成为长海最具优势、最具支撑力和最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为了保护海岛环境,加快工业发展,在扶持岛内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市场前景好、吸纳就业多的水产品加工业的同时,2005年,长海“飞”到了普兰店市皮口镇,在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起海洋渔业食品加工园区,创造性地发展起“飞地经济”。目前,已累计投资3亿多元,实施了管网敷设、潮沟改造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完成了园区污水处理厂可研报告和海水净化、供热项目建设方案。
南方渔网编辑:吴佩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