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居青海地区的藏民向来不吃湟鱼。
青海湟鱼禁捕过去时开时放,但由于数量始终未见恢复,自2001年来已全面禁止捕捞,封渔十年。然而直到今天,湟鱼仍被人偷猎食用。随手上网一查,可以看见各类自驾游记中,作者大谈吃湟鱼的经验,甚至还有湟鱼食谱。汉民族似乎对这种稀有生物情有独钟,文献对其“美味”的传说与描述,亦自古有之。
但世居青海地区的藏民向来不吃湟鱼。传说这是因为远古时代,青海湖底有巨泉涌出,引发洪涝。为止住洪水,一年轻人潜入水中堵住泉眼。数天后,精疲力竭,此时有鲤鱼主动进入他口中,但年轻人已无力咬透鱼身,结果鲤鱼自落其鳞。年轻人吃了鱼,气力大增,身化巨石堵住泉眼。于是大水退去,万民得救。
目前造成湟鱼数量难以恢复的主要消费者并不是无法得到温饱的民众,而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城市人口。
其实湟鱼不仅在传说中拯救万民,在真正的历史中也曾解救人民于灾难中。本期《青海湖之神》(56页)作者左凌仁在文中报道,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湟鱼曾经为饥饿的人们提供了稀罕的蛋白质,为青海地区大幅降低了饥荒造成的灾难。
是不是在历史里堆叠起的这类饥饿的共同记忆,让我们对吃如此念兹在兹,以至于总是用口腹之欲来衡量周围的环境以及生活其中的物种呢?这个问题值得玩味。但无论如何,目前造成湟鱼数量难以恢复的主要消费者并不是无法得到温饱的民众,而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城市人口。这使得我们很难将湟鱼目前面临的压力问题合理化,而湟鱼又是青海湖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种生物。
如同左凌仁在文中提到的,青海湖生态系统是我国乃至于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自然奇观,在海拔3200米的高原上,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各种鸟类在此栖息,而这原生特有种的鱼类是维系这个生态系统最关键的生物之一,保护湟鱼,其实就是保护这片独特神奇的生态系统。湟鱼的危机,也直接威胁着鸟类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可惜的是,我们对于湟鱼了解甚少。在此之前我们从未曾见过湟鱼在水中生活的情形。在《华夏地理》的支持下,水下摄影师吴立新几次以水肺在高海拔的湖中潜水,甚至在湖面冰封的冬季,凿开冰面潜入低温水中寻找湟鱼的踪迹。我们因此能首次以视觉,而不是味觉,来欣赏这种绝妙神奇的生物。我们希望,吴立新突破万难所完成的历史性突破,足以让读者重新认识这演化的奇迹,也重新考虑我们的行为对它们产生的后果。
湟鱼是青海湖独有的鱼类。“水中绕有鱼类,色黄无鳞……”这是关于湟鱼的最早记载。
在青海湖,每年的春夏之交,湖内湟鱼的洄游是一件令当地人期待的大事,它意味着接连数月的满目苍黄和零下数十度的严寒已经过去,大地又将是一片葱茏。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冰雪渐渐消融,雨水增多,各条入湖河流的来水量也开始增加。启程的时间到了,湖内的产卵亲鱼开始在环湖各大河流的河口地带集结,然后成群地逆流而上,向着它们世代相传的产卵圣地进发。
起初,只见少量鱼群走走停停,溯河而来,接着大批的鱼群涌了上来,数不清的黑色纺锤形身体以及淡黄色鱼鳍瞬间塞满了河道,河水顿时暗了下来,河道里流得仿佛已不是水,而是湟鱼。它们排成纵队,穿过怪石嶙峋的河底,聚集在河水相对平缓的地方,休息,积蓄力量,准备迎接前方漫漫征程中的艰险阻隔。
湟鱼是青海湖独有的鱼类。“水中绕有鱼类,色黄无鳞……”这是关于湟鱼的最早记载,见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西宁府新志》中。无鳞的特征为它赢得了“青海湖裸鲤”的学名。“其实,在它们的肛门、臀鳍两侧和肩带部位还有稀疏的特化鳞片。”48岁的史建全是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主任,他告诉我们,湟鱼的祖先是黄河鲤鱼,原本是有鳞的。13万年前,青海湖因地质运动成了闭塞湖,后来演变成咸水湖。为适应日渐盐涩的湖水,黄河鲤鱼的鳞片逐步退化。
湟鱼之所以要洄游,是因为高盐度、高碱性的湖水对它们的性腺发育、成熟是致命的。只有逆流而上,在上溯河流的过程中,湟鱼的性腺才会逐渐发育、成熟。每年5月下旬至7月下旬是它们洄游产卵的季节。湟鱼产卵一般选择流速缓慢,底质为石砾、卵石或细沙,水深在一米以内、清澈见底的河道。找到合适的产卵地之后,它们唯一要做的只是静候河水达到合适的温度,开始排卵。研究表明,当水温低于6.2℃或超过17℃时,湟鱼都不会产卵。洄游产卵是湟鱼生命中最严峻的考验,需要它们具有强壮的身体。研究显示,洄游湟鱼主要的年龄段为5 ~ 7 岁,体重则一般要达到90克以上。
南方渔网编辑:苏紫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水族资讯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