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不断地扩大,人工育苗也随之迅猛发展,2000年仅福建省闽东地区大黄鱼育苗场竟达180多家,大量的育苗室用水取自海区又排向海区,致使海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育苗病害日益频繁。根据对闽东地区的蕉城、福安、霞浦、福鼎及福州地区的罗源、连江等县(市)育苗场的大黄鱼育苗中所发生的病害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病害,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大黄鱼育苗工作者参考。
一、亲鱼培育过程中的病害
1.“白点”病
病原 刺激隐核虫,又称海水小瓜虫
症状 刺激隐核虫主要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上,病鱼的皮肤和鳃因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形成白色膜囊将虫体包住,所以肉眼观察有许多小白点。镜检病灶部位,可见全身具纤毛,体色不透明的圆形或卵圆形虫体在膜里缓慢地旋转运动,严重的体表形成一层混浊的白膜,皮肤上有许多点状充血处,甚至发生炎症,直至溃疡。寄生在鳃上,鳃部失血或贫血或点状出血,严重的上皮组织显著增生并溃烂。患病的鱼食欲不振。烦燥不安或游动迟缓,身体消瘦,最后因鳃组织被严重破坏,呼吸困难,窒息而死或继发性感染而死。
病因 主要是池底有机物质多,水交换性差,吸污不彻底引起的。
流行情况 春秋季育苗都会发生此类病情,发病最适水温在20~25℃。
预防 (1)砂滤池的细沙每个季度应更换一次或用福尔马林浸浴1~2h后(水位在20~30cm),再用清水冲洗2~3次;(2)日常管理中,加大换水量,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治疗 (1)用淡水+呋喃唑酮(现为禁用药——本站注)10×10-6 浸浴,时间视鱼体忍受能力而定;(2)发病后,可用福尔马林50~80×10-6全池泼洒,12h后换水,隔天再一次。
2.应激反应
症状 亲鱼在搬动之前,鱼的游动、摄食正常,亦无其他异常现象。但一经搬动,往往鱼体损伤就引发诸多细菌性病症,如鱼体充血,以至全身发红;或痉挛后急性休克死亡;或各鳍慢性溃烂,以至鳍条骨裸露,后陆续死亡,甚至可在数日内全部死亡。
病因 (1)养殖密度过大,长期处于拥挤状态;(2)养殖水环境的水温、比重突变或长时间处于污染状态;(3)鱼体大量寄生本尼登虫、海盘虫、刺激隐核虫、淀粉卵涡鞭虫等,或长时间受腔肠动物水螅体等有毒生物刺激;(4)鱼体内缺乏维生素B6等营养物质。
流行情况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石首鱼类在秋季育苗较为常见。
防治方法 (1)定期投喂多种维生素或Vc;(2)及时消除病原体和有关敌害生物;(3)保持良好而稳定的养殖环境;(4)在移动亲鱼前,应投喂多种维生素2~3d后再移动。亲鱼移动时,先少量进行,认真观察是否有应激迹象,证实无应激反应时再批量移动。
二、仔稚鱼阶段的病害
1.气泡病
症状 发病的鱼苗浮于水面,身体失去平衡,尾部向上或腹部朝上,时而做挣扎状游动,时而在水面打转。肠内有大型气泡存在,有时体表、鱼鳍上也附有细小的气泡,以尾鳍最多。
病因 (1)育苗池底部有大量残饵腐败后发生分解,不仅消耗氧气,同时也释放出细小的气泡,鱼苗误将此当作饵料吞食,积聚多了,从而使鱼体上浮,失去下沉的控制力,终至力竭而死;(2)育苗池中氧气过于饱和,粘附于鱼苗的体表和鳃上,使鱼体上浮,游动不正常而亡。
流行情况 春秋季育苗池中均可见到,鱼苗越小越容易发生。
防治方法 (1)注人新水或加大换水量,可防止病情恶化,病情较轻的鱼苗能在清水中很快排出气泡,恢复正常;(2)气石不能开的太大,以免使水中氧气过饱和而产生气泡病;(3)要保持水质清洁,水底无残饵沉积。
2.“白点”病
病原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
症状 主要寄生在鱼体表皮肤、鳃和鳍上,寄生在鳃上肉眼观察有许多小白点,重病的鱼鳃呈淡灰色。寄生在体表上,皮肤组织发炎、出血,严重的体表溃疡或烂鳍、烂尾。患病的苗烦躁不安,上下窜游,有的在水面漂浮或横卧水底,呼吸加快,鳃盖开闭不规则,不摄食,终因身体消瘦、鳃组织严重受损,窒息或衰竭而死。
病因 (1)病原体由桡足类直接带人育苗池中,而寄生于鱼苗体表;(2)从沙滤水带入;(3)育苗工具交叉使用,为病原体的传播与蔓延创造途径。
流行情况 春秋季育苗室均会发生,此病危害极为严重。发病率严重的高达80%以上,死亡率50%。最适水温2l~25℃,主要发生在刚投喂桡足类时。
预防 (1)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2)投喂桡足类时,桡足类要用20~50×10-6 福尔马林消毒3~5min后再投喂,育苗工具也要注意消毒;(3)认真搞好吸污与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洁;(4)把比重降至1.010以下,以预防该病原体繁殖。
治疗 (1)用淡水加呋喃唑酮(现为禁用药——本站注)20×10-6浸浴,时间视鱼体质而定。每天一次,连续2~3次;(2)用l~1.2×10-6 硫酸铜浸浴3~5h,隔天再一次。
3.胀鳔病
症状 鱼苗大批量浮在水面,不摄食,时而挣扎,时而打转。腹部膨大,且无食物,其鳔比正常健康苗的鳔大1/3。
病因 这是一种营养性疾病,是由于摄食强化培育不够的轮虫,致使鱼苗体内缺乏不饱和脂肪酸而导致发生此病。
流行情况 主要发生在仔鱼开口到12日龄这一阶段。
预防 投喂的轮虫用小球藻进行二次强化培育后再投喂(小球藻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治疗 用60目筛绢过滤下的小个体桡足类进行投喂,可治疗此病。
4.“开鳃、白身”症
症状 患病的鱼苗鳃盖打开,鳃丝发白呈贫血状态,全身发白、硬直。浮于水面,打转窜游,不久死亡。取病鱼鳃丝做成水浸片,在10×4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运动力很强的长杆菌。
病因 一是培育密度过大,二是水质环境较差。
预防 (1)保持适宜的密度;(2)在原来的基础上.适当加大换水量,以保持水质清洁。
治疗 (1)全池泼洒恩诺沙星3~5×10-6,12h后换水,每天一次,连用2~3次;(2)全池泼洒二氧化氯0.8~l×10-6,12h后换水,每天一次,连用2~3次;(3)鱼苗下排并加强饲育。
三、原因分析与对策
1.水质恶化是导致育苗室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大黄鱼育苗过程中要加强吸污和换水工作,保持水质清新,同时育苗密度也不宜过大,提倡采用低密度的生态法育苗。另外取水的水源不要太靠近养殖区和岸边。育苗用水在经砂滤之后,最好再进行暗沉淀或紫外线杀菌,以保证水质达到育苗用水标准。
2.许多育苗场在育苗期间严重依赖药物,滥用药物,发生病害后,不问病因如何,就大剂量施用抗生素等药物,一种不行,就再换一种,且剂量越加越大,导致细菌抗药性也越来越强,鱼体的免疫力不断下降,给治疗带来困难。建议以防为主,中西药结合,少用抗生素,推广绿色鱼药。实施免疫疗法,达到提高鱼体自身免疫力的效果。
3.不少育苗场缺乏必要的病防知识和设备。前几年由于大黄鱼产业的兴旺,育苗有钱可赚,大家一哄而上,条件不具备,也匆忙上马,育苗设施设备极其简陋,最多只有一台显微镜。育苗人员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文化水平较低,没有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和考核。这些是造成育苗病害日益频繁的主观原因。为此,育苗产业急需规范化:一要规范育苗场的建设;二要加强育苗人员技术培训和考核,坚持持证上岗。三要严格控制育苗规模,同时做到育苗废水处理后排放。有条件的,建议采用循环水育苗,使育苗产业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