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性研究小组近日在一项新报告中指出,2030年,全球人类每年消费水产品总量将增至1.5亿吨。随着海洋捕捞业在全球总渔产比率中的逐年下跌,未来30年--
近日,FAO全球性研究小组在一项新报告中指出,全球人类每人每年平均消费水产品将从1997年的16公斤增长到2030年的19公斤至20公斤。届时,全球水产品总产量将会增至1.5亿至1.6亿吨,而每年海洋渔业的持续产量估计不会超过1亿吨。该报告最后指出,水产品的增加势必带来水产养殖业的繁荣。
FAO在《农业:迈向2015/30年》报告中,预测了未来30年全球食物、营养和农业发展的趋势。就全球角度而言,鱼类能提供人类约16%的动物蛋白质来源。在20世纪90年代,水产养殖曾以每年10%的速度持续增长,10年后水产养殖占全球总渔产的比率倍增,至1999年高达26%。在未来30年内,全球渔业将按照20世纪90年代渔业发展的方式,继续从捕捞渔业转变为水产养殖,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海洋渔业在全球总渔产的比率将继续下跌,预测每年海洋的最大持续产量约为1亿吨,假设迄今尚未开发的包括南极虾、中深海鱼类和鱿鱼在内的大量水产资源可被利用,前项数字仍高于20世纪90年代时每年0.8亿吨至0.85亿吨的渔获量。同20世纪90年代一样,多数不足渔产量将由水产养殖予以补足,并将以每年约5%至7%的速度增长,且至少持续到2015年。
该报告指出,水产养殖种类将有所改进。传统的育种、染色体操作和杂交已产生显著的贡献,今后可预期的是使用基因改造新科技,例如现已将北极鲽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移植大西洋鲑鱼体内,以增加其对寒冷海水的抵抗能力。不过目前并无任何水产养殖业者生产及行销此种经基因改造过的鲑鱼供人类食用。假如此种养殖活动持续下去,大众关心的基因改良物种的课题,将有必要经过危机评估并强调可持续利用的政策。
另外,未来将会出现水产养殖所驯养的许多新鱼种,例如现为捕捞渔业大量捕捞的大比目鱼、鳕鱼和金枪鱼,其水产养殖产量最后将会很高。假如能实时发展出商业养成技术,至2015年时养殖鲟鱼产量每年可高达100万吨至200万吨。不过环境问题将有可能改变水产养殖焦点,并从沿岸养殖区转为高密度陆上养殖系统。增殖渔业也势必扩大现有规模,但需考虑能否解决放流天然环境中动物的所有权问题而定。迄今为止,日本是全球惟一大规模从事增殖渔业的国家。
目前,全球水产养殖过度集中在亚洲国家,约占1999年总产量的89%。目前养殖品种呈多元化趋势,而且产量的增加将伴随稳定的消费增长。在亚洲地区,鱼类占当地平均动物蛋白消费量的30%,在非洲约为20%,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则约为10%。至1999年,全球平均消费鱼、甲壳类和软体动物量达到每人16.3公斤,与1961年至1963年的水平相比,增加70%以上。
由于将近40%的全球水产品都是通过国际贸易流通的,因此渔业已成为赚取外汇的有力工具。发展中国家水产品出口的总收入正在迅速增长,已从1985年的52亿美元增至1999年的156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