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鲇鱼有胡子鲇、革胡子鲇、南方大口鲇之分,均为当前推广的速生、高产、优质品种。为发展渔业生产,提高养殖效益,现将鲇鱼常见多发的黑体病诊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发病原因及症状
(一)发病原因:黑体病多发生在种苗阶段,每年的3--7月较多流行,在高密度精养池塘更容易发生此病。该病属细菌性传染病,病原体较复杂,多种细菌均可引发此病。该病与饲料和水体污染有密切关系,投喂霉变饲料或带病菌水注入饲养池,都会直接引发此病。投喂单一饲料,养分不全,或时饥时饱,导致鱼体消化系统功能失调,抗病力弱,也会间接引发此病。
(二)患病症状:患病鱼体色变黑,胸鳍基部充血红肿,有的鱼头、背部出现灰霉斑点,鳍条溃烂,肛门红肿,腹腔积水等症状,病鱼食欲减退,活动迟缓,重病鱼常悬垂于水体表层,最终消瘦而死。
二、综合防治措施
(一)水质管理:定期注入干净卫生、无污染的新水,严禁有鱼病发生的鱼池废水流人;天气闷热(2--4月桃花天)时要及时启动增氧设施或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池塘中水体溶氧充足;每隔15天左右,按每667m2水面用生石灰30kg化浆全池泼洒一次,或撒施1%的漂白粉液1Okg,以清洁水质、消毒灭菌,防止水质变坏,给鲇鱼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合理投饵:饲料尽量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投喂混合饲料时,蛋白质含量应在30%以上。幼苗期可将玉米或小麦粉煮成糊状置于定点食场定时、定量投喂,每天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5%--10%,并分早、晚两次投喂,以其能吃饱不剩为宜。
(三)密度合适:小池培育鲇苗,每m3水体育成3cm长鱼苗的密度应控制在1万尾以内;静水鱼塘养殖成鱼,每667m2水面放养量不得超过3万尾;与其它鱼类混养的鱼池,放养量及放养规格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四)药物治疗:在鱼发病初期,可用痢特灵30g捣碎拌匀于50kg饲料中投喂;或用土霉素25g捣碎与50kg饵料混匀后投喂;也可用大蒜头500g捣成蒜泥与50kg饵料混匀后投喂。以上三种药饵可交替使用或配合使用,一般每天投喂2次,连续投喂3—5天。但在第三天后病未痊愈者,用药量应减半。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管理,勤巡塘,发现鱼病及时对症采取措施防治,病死的鱼尸应及时捞出,带出池塘外集中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