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黄鳝养殖过程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很重要,目前绝大多数疾病已能防治,但仍有一些新的疾病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把握好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一般在养殖过程中不会发生重大的病害。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一、出血病
症状:白天黄鳝头部伸出水面,晚上身体部分露出水面。体表有大小不一的血斑,有时全身出现出血,腹部尤为明显,肛门红肿,口腔、鳃部有血粘液,与烂尾病并发时,可感染至肛门,再从肛门传染到体内。
发病原因:苗种放养后,由于连续低温阴雨或苗种质量差、抵抗力弱而引起的细菌、病毒交叉感染的综合病,易和烂尾病并发。
预防:每5公斤鱼内服黄芩粉6克,外用季铵盐络合碘0.6ppm,全池泼洒1--2次。
治疗:外用稀戊二醛1.5ppm和维生素E3ppm,每天泼洒1次,连续三天。内服每50公斤鱼内服黄芩粉15克,连用3--5天。
二、体外寄生虫病
症状:虫体寄生于黄鳝体表,吸取血液,造成皮肤损伤,引发炎症,体质消瘦,影响上市品质。
发病原因:主要由蚂蟥等寄生虫所致。
预防:1、放苗前对池塘、水草、鱼苗进行彻底消毒杀虫,尽量不要投喂生的蚌肉。
2、定期用硫酸铜1.5ppm全池泼洒。
治疗:在不损伤黄鳝的情况下杀死蚂蟥还未有很好的方法,只能用硫酸铜2ppm连续泼洒2—3次,除去此类寄生虫。
三、肠道寄生虫病
症状:病鳝食欲减退,体质瘦弱,解剖病鳝可见肠道内壁呈红色、白色丝状虫体,长约2--3cm,有少数病鳝表现挣扎、抽搐、流窜现象。
发病原因:由毛细线虫、嗜子宫线虫、棘头虫等寄生于肠壁粘膜,破坏粘膜层引起炎症或穿肠壁引起内出血。
预防;每月一次定期服用鱼虫克星15克和大蒜素20克/50公斤鱼,连续3天。如投喂蚌肉需煮熟后使用。
治疗:内服按每50公斤添加鱼虫克星30克和大蒜素20克、维生素E10克拌料投喂,连用3天为一疗程。
四、肠炎病
症状:病鳝行动缓慢、迟钝,食欲减退,鳝体发黑,体表粘液无光泽,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肠管充血发炎。
发病原因:饲料不新鲜,引起细菌感染,饵料变质后产生毒素,消化中毒,过度饱食引起消化不良等。
预防:保持水质清新,定期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每半月使用中水溴氯海因0.3ppm消毒一次,同时饵料中拌用大蒜素10克和三硫二丙烯15克忪斤鱼防肠炎。
治疗:每50公斤鱼口服大蒜素15克和三硫二丙烯20克和维生素E10克,连用3--5天。如水质恶化则换部分水,并用1ppm季铵络合碘进行消毒。
五、打印、腐皮、烂尾病
症状:在伤口、侧线处出现小红斑,继而扩大成豆粒大小的溃疡状凹处,边缘出血发红,状似块状红色印记,尾部和头部可见皮肤发白,严重时可见内脏。
发病原因:主要由于放养密度过大,苗种大小不均匀,放养操作不规范,划伤鱼体等原因引起鳝体皮肤外伤、细菌感染所致。
预防:用中水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0.4ppm全池泼洒,每周1次,同时内服免疫多糖3克和黄芩粉6克/50公斤鱼,每月连用3--5天。
治疗:用中水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0.7ppm全池泼洒,同时结合口服氟哌酸8克和黄芩粉8克/50公斤鱼,连用3--5天。
六、水霉病
发病原因:鳝体受机械损伤及敌害生物侵袭所致,导致伤口被水霉菌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一段时间后,伤处呈棉絮状菌丝,肌肉腐烂,食欲不振,消瘦死亡。
防治: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呈微碱性,全池泼洒稀戊二醛溶液2ppm,每天二次,连用3天,内服黄芩粉5克和三硫二丙烯20克/50公斤鱼,连用3--5天。
七、大头病
症状:病鳝头部肿大,眼睛发白失明,体表出现血状红斑,浑身无力,口腔粘液充血,生殖孔有血状粘液流出。鳃部发红失血,体腔充血,粘液脱落,肝脏肿大发黑,大鱼易发生,危害较大。
发病原因:高温季节,水质易恶化,细菌大量繁殖,底泥产生的氨气、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引起慢性中毒。放养密度过大和水体自净能力差的池塘易发生此病。
预防: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定期用季铵盐络合碘0.6PPm全池泼洒消毒,同时内服黄芩粉6克/50公斤鱼。
治疗:全池泼洒季铵盐络合碘1.2ppm,同时内服黄芩粉10克和维生素E8克/50公斤鱼,连用3—5天。
在制作和投喂药饵时,为了充分吸收和利用药饵,最好用颗粒饵料制作药饵,投喂时要比平时投的时间稍晚一点,让其增强饥饿感,加大摄食量,在摄食高峰期投喂,使每条鳝鱼都能摄到药饵。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