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类品种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熏进入高温季节后,该病的发生率更高,其危害性也更大。
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是条件致病菌,池塘环境条件好、鱼类抵抗力强时,病原菌虽存在于水体中但不会引起鱼类发病;池塘水质恶化、鱼类抵抗力差时,易引起鱼病暴发流行。
鱼类患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条基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此时肠内尚有少量食物;严重感染时,鱼类体表严重充血甚至体内出血,眼眶周围也充血(鲢、鳙鱼更明显),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或红色浑浊腹水;鳃、肝、肾等器官的颜色较淡,胆囊大,肠系膜、腹膜及肠壁充血,肠内无食物而有很多黏液;有时肠腔内积水或积气,肠被胀得很粗。需要注意的是,该病因病程的长短、疾病的发展阶段、病鱼的种类及年龄等具体情况的不同,病鱼的症状表现也呈现多样化,有时少数病鱼甚至肉眼看不出明显症状就会死亡,这是由于这些病鱼的体质较弱,病原菌侵入的数量较多、病原菌产生的毒力较强所引起的超急性病例。因此,做好平时的鱼病预防工作,对提高鱼类体质、降低暴发性流行病的发生率大有帮助。
1.适当降低养殖密度。进入高温季节,鱼类的代谢活动增强,摄食量增加,排泄废物增多,有机物分解速度加剧,水体中积累的有害物质超过池塘本身的自净能力,造成池塘水质恶化,鱼类抵抗力下降,鱼类容易遭受病原菌的侵袭。
2.及时降低池塘氨氮与亚硝酸盐的含量。养殖池塘池水、底质恶化时,池塘积累的有害物质中对鱼类影响与危害最大的就是氨氮与亚硝酸盐。
3.选用质量较好的商品饲料。由于目前池塘养鱼模式多采取高密度精养模式,基本上都是投喂商品配合饲料,有些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而采用廉价的低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有的甚至投喂菜饼等单一饲料原料,造成鱼类营养不良,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肝脏受到损伤,从而使鱼类的抵抗力明显下降,成为疾病的易感群体。
4.及时杀灭鱼体寄生虫。鱼类的体表及鳃上有寄生虫寄生但数量不多尚未暴发流行时,虽然寄生虫本身不会直接引起鱼类死亡,但鱼的鳃及皮肤被寄生虫损伤后很容易感染患病,一旦患病,病情就比较严重,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因此,要及时杀灭鱼类体表的寄生虫,防止鱼类体表受损后继发感染暴发性流行病。同时,杀虫时要尽量避免使用硫酸铜、敌百虫等毒性和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可选用药性温和、对鱼类和水体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减少对鱼体的刺激。
5.使用消毒药物进行预防。在暴发性疾病流行的高温季节,可定期在池塘食场周围或全池泼洒高效温和的消毒药物来有效杀灭病原菌,以改善池塘水体环境,防止疾病蔓延。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