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和水产养殖品种的升级换代,传统的淡水水产养殖业受到了强烈冲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简陋,经济基础薄弱。根据笔者2002年对郑州市郊区的主要渔区进行调查时发现,精养鱼塘的固定资产投资每亩水面平均不到1000元。缺乏现代化、高水平的水产养殖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综合经营规模,水产养殖企业(户)缺乏必要的技术储备,无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只能维持现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破坏性经营造成设施老化。 20世纪80年代,国家在大中城市郊区投资建设了一大批商品鱼养殖基地。目前,不少商品鱼养殖基地由于经营体制不顺导致破坏性经营,池埂坍塌、水位变浅、设备陈旧老化,受养殖形势低迷影响的企业(或承包户)又无力进行池塘改造,造成渔业设施老化。
3.养殖水域环境条件不断恶化。由于受水资源逐渐枯竭的影响,现在许多养鱼基地因缺少水源已无法养鱼,养殖水面逐年减少。
4.大水面养殖水域的二次污染十分严重。根据测算,养殖一吨淡水鱼产生的粪便量相当于20头猪产生的粪便量,其中污染最严重的就是网箱养鱼。以孟州市的顺涧水库为例,盲目发展网箱养鱼导致水库水质恶化,其氨态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浓度比前几年分别增加了7.3倍和10.3倍,后期的治理费用远超过网箱养鱼所创造的利润。
5.水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养殖水域生态失衡。水域过度开发,原有的生态资源遭到破坏,“草型湖泊”转变为“藻型湖泊”。例如,苏州市的阳澄湖原来水草的覆盖率很高,水质清澈。现在阳澄湖围栏养蟹,全湖布满围网,水草稀少,水质混浊,闻名全国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的命运同样令人担忧。
6.种群混杂,种质退化。目前,水产繁殖基地管理混乱,由于急功近利,繁殖亲本小型化屡见不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辽蟹南移造成河蟹种质混杂,长江水系正宗的中华绒螯蟹种质严重退化。
7. 科技储备严重不足,技术更新速度缓慢。对发展机遇和科技信息缺乏敏感性,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消极态度,其直接后果是产品与市场不适应、养鱼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目前的水产养殖业仅仅是一种数量型的渔业,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消费需要。2003年春节,我国各大城市的淡水鱼市场就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塘现象,如果再不改革传统的养殖结构,水产养殖业的道路就会越走越窄。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