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蟹类 > 病害防治 > 正文

锯缘青蟹病害防治

发布时间:2003/8/13 10:51:00  来源:中国渔业信息网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白芒病
    病因与症状蟹步足基节的肌肉呈乳白色(健康者呈蔚蓝色),折断步足会流出白色的粘液。本病出现在瘦蟹(初交配的雌蟹),是由于海水盐度突变低而引起青蟹的不适应症。防治方法:加大换水量,改善池塘水质,保持海水盐度在适宜范围和相对稳定,是预防此病发生的根本方法。发病时,使用土霉素等制成的药物饵料(每1公斤配合饵料中加药0.5~1克)投喂,有一定效果。

                   饱水病
    病因与症状:青蟹的步足基节和腹节的部位呈水肿状。此病是因池水太淡,导致青蟹生理机能失调而引起的。在内湾捕获到的青蟹亦有发现此病。 

    防治方法:保持水盐度在适宜范围,可预防此病的发生。发病时,必须将病蟹分开饲养,以免传染。及时调节池水的盐度。能使轻病者得到挽救。

                     海发藻
    病因与症状:属于硅藻类的海发藻,形似棍棒,群体呈星状或折线状,在光线充足、水质较肥的海水中,繁殖很快,对青蟹蚤状幼体危害甚大,常导致幼体的大批死亡。防治方法:育苗海水经过48小时以上暗沉淀,发现时可进行多换水。

                     海鞘危害
    病因与症状:海鞘(Ascidia spp),为尾索动物,外形很像一把茶壶。壶口处为入水管孔,壶嘴处为出水管孔,壶底便是身体的基部,附生在其他物体上,行固着生活。身体表面有一层粗糙坚实的被囊,身体得到保护并维持一定的形状。在入水管孔的下方,有一片筛状的缘膜,其作用是滤去粗大食物,只容许水流和微小食物进入咽部。咽部内壁有纤毛;背壁(出水管位于背方)和腹壁又各有一沟状构造,分别称为背板和内柱,能分泌粘液粘着食物。食物被粘成小粒后即随纤毛推动的水流,进入胃和肠中。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经出水管孔排到体外。 

    防治方法:海鞘常附着在青蟹腹部的侧基部。防治方法是在选择苗种时应把海鞘剔除;适当降低盐度,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红芒病
    病因与症状:青蟹步足基节的肌肉呈红色,使步足流出红色粘液。此病多出现在卵巢发育较成熟的雌蟹(花蟹和膏蟹),实际上是卵巢组织腐烂,未死先臭。 

    防治方法:其病因是由于内湾海水盐度突然升高,渗透压等生理机能不能适应引起的。因此,预防措施应是控制池水盐度在适宜范围,并注意盐度的相对稳定。一旦发现病蟹,就应分开饲养。如能采取加注淡水等办法,及时调节池水的盐度,其病情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弧菌病
    症状及病因: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多在育苗池水的中、下层缓慢流动,趋光性变弱。幼体摄食量减少或不摄食,胃中食物少,发育减慢,体色变白。此病是由弧菌侵入血液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感染。 

    防治方法:此病多是环境不适,尤其营养不良,人工饵料用量多,水质不佳所引起。因此,预防的措施应是控制较佳的环境条件,并注意池子、工具消毒。发生疾病时可用土霉素2ppm或氯霉素1ppm,全池泼洒,具有疗效,连续使用数日直至病状消失为止。

    适用药物:土霉素、氯霉素。

                      华镖蚤
     病因与症状:据赖庆生(1990)报道,在幼体培育池中,华镖蚤等桡足类在优越的水体环境中迅速生长繁殖,形成优势种群,与青蟹的蚤状幼体争饵料、争氧气、争水体,扰乱幼体安宁。凡是华镖蚤在某个培育池中占优势,则幼体培育至第三期者困难。 

    防治方法:要彻底清池消毒,严格过滤育苗用海水,防止华膘蚤的六肢幼体及卵囊带入育苗池。

                      黄斑病
    病因与症状:在青蟹螯足基部和背甲上出现黄色斑点,或在螯足基部分泌出一种黄色粘液,螯足的活动机能减退,进而失去活动和摄食能力,不久即死亡。剖开甲壳检查,在其鳃部可见像辣椒籽般大小的浅褐色异物。发病时间多在水温偏高和雨水较多季节。 

    防治方法:此病可能是由于投喂变质饵料,及池水盐度降至5‰以下所致。预防的措施是投喂饵料要新鲜,多投活体饵料如蓝蛤等,加强池水盐度、水温的管理。发现病蟹应及时捞出隔离饲

                      黄芒病
    病因与症状:青蟹步足基节的肌肉呈粉黄色。此病被认为是赤潮生物所导致。防治方法:防止池水污染和赤潮水进入蟹池。病情较轻时,可用含土霉素的药物饵料投喂治疗。

                     聚缩虫病
    病因和症状:聚缩虫属原生动物的纤毛虫,虫体前端呈盘状具有纤毛的围口带呈反时针方向围绕到胞口,身体后端有一柄附着在青蟹的卵和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及幼蟹上,形成群体,一受刺激整个群体会同步收缩。在水温18~20℃、海水盐度13‰左右,聚缩虫在青蟹幼体身上会大量繁殖,严重的可超过幼体大小的两倍,使幼体漂浮于水面似白絮状。凡产生此病的,不仅增加了幼体负担,而且影响幼体生长发育,严重者致使幼体死亡。 

    防治方法:本病的发生与水质污浊有关,当水中有机质含量多、换水量少时,聚缩虫大量繁殖。抱卵蟹或不干净的卤虫卵带入病源体也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保持水质清洁和进行卤虫卵的药物消毒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方法,抱卵蟹入池时最好也用药物消毒。发生聚缩虫病时,采取多换水、投喂优质饵料和水温控制在30℃左右,以促使幼体蜕皮生长。据赖庆生(1990)报道,在水温23~25℃时,用5%的新洁尔灭的原液稀释为0.67‰的药液浸浴,30~40分钟可以杀死大部分幼体身上的聚缩虫;也可以采用0.5‰~1.25‰福尔马林浸浴幼体两小时,或全池泼洒,使池水含有1/5000福尔马林,但在1天内应进行水体交换,排除剩余的福尔马林。

                           霉菌病
    病因和症状:青蟹的蚤状幼体及大眼幼体被链壶菌等属的霉菌侵犯。霉菌的游动孢子附着在幼体上,休眠一段时间后,向幼体内生出发芽管。发芽管膨大,发育成新的菌丝状,菌丝体在幼体内迅速生长,很快地布满幼体全身。在死亡的幼体中常可清晰地看到与对虾幼体非常类似的霉菌病症。亦可见到成熟的链壶菌丝体生出细长的排放管,伸到宿主体外,其末端膨大为球型的顶囊。 

    防治方法:清除池内污物和死亡的幼体,保持水质清洁,进行育苗用水的严格消毒可预防此病的发生。患病时可用孔雀绿6~8ppm治疗。但青蟹蚤状幼体对孔雀绿的耐受能力较差,施药后5~6小时需换一些水,否则影响幼体成活率。

                       鳃虫危害
    病因与症状:鳃虫(Bopyridae),为等足类动物,通常寄生在蟹类的鳃腔内。雌雄体形差异较大,雌性体大,不对称,常怀有大量的卵,使卵袋膨。雄性体细小,对称,常贴附在雌体腹面的卵袋中。鳃虫一旦吸附于宿主体就不甚活动,寄生在蟹的鳃腔者,可使蟹的头胸甲明显膨大隆起,像生了肿瘤一般。其危害主要有:1.不断消耗寄主的营养,使之生长缓慢、消瘦。2.压迫和损伤鳃组织,影响呼吸;3.影响性腺发育,甚至完全萎缩,失去繁殖能力。 

    防治方法:本病主要发生在蟹种时期,发病率较少,目前唯一的办法是在蟹种放养时剔除病蟹,无其他药物防治方法。

                          水螅
    病因和症状:水螅属腔肠动物,一端有口,另一端为附着端。吴琴瑟(1992)报道,在1990年4~5月进行青蟹人工育苗时,发现水泥池壁及底部附着相当多水螅,甚至卤虫卵壳也会附生。水螅能分泌很强的毒液,卤虫幼体放入育苗池内2小时左右,会全部下沉死亡。其对青蟹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的毒害更大,如果水螅大量繁殖,青蟹幼体会全军覆灭。 

    防治方法:目前尚没有好的防治方法。

                        丝状细菌病
    病因与症状:由发状白丝菌细菌所致的体外感染。受感染的幼体,活动能力减弱,沉入水底久而死亡。 

    防治方法:此病的发生与水质污浊有关。因此,使用洁净海水育苗和消毒海水等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方法。

    适用药物:消毒海水。

                      蜕壳不遂症
    青蟹的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已出现裂口,但不能蜕去旧壳,而导致蟹的死亡。后期的成蟹常发生此病,严重地影响青蟹养殖的成活率,损失很大。其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缺氧。青蟹蜕壳时呼吸非常急促,需要特别多的氧气,在水流畅通的地方,每次蜕壳仅10~15分钟。而在静水低溶氧或遇惊扰、强刺激的条件下,就会延长蜕壳时间,甚至蜕壳不遂而死亡;②缺乏钙质、甲壳素、蜕壳素等青蟹蜕壳所必需的物质;③青蟹体质差、离水时间太长和水温等不适宜。实践中发现,在干旱和离水时间较长的青蟹中,发生此病的较多,这可能是旧壳与新体之间水分干涸,造成连之故;④池水盐度高,换水量少,久未蜕壳,而引起蜕壳困难。 

    防治方法:在蟹池中设法调节最适宜的盐度,加换水量,保持水质新鲜和氧气充足;投放少量石灰;在饵料中添加含钙质丰富的物质,多投喂小型甲壳动物和贝类,对防治青蟹蜕壳不遂有良好的效果。

                    乌塘鳢鱼危害
    乌塘鳢鱼主食蟹类,所以是青蟹养殖最主要的敌害生物,危害很大。 

    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鱼藤根4~5克(干重)或茶籽饼15~20克严格清池,并注意在蟹池死角、洞孔内亦应施药杀鱼。注入池中海水用筛网过滤,心防止乌塘鳢鱼等敌害生物侵入蟹池。蟹池中发现敌害鱼类时,也可用茶籽饼毒池,浓度为15~30ppm。施药后3小时左右加注海水,冲淡茶籽饼浓度。

                     蟹奴危害
    病因与症状:蟹奴(Sacculinasp.)属蔓足类动物,雌雄同体,体柔软而椭圆的囊状,褐色,既无口器,也没有附肢,只有发达的生殖腺及外被的外套膜。蟹奴寄生在蟹的腹部,虫体分蟹奴外体(Sacculina externa)和蟹奴内体(Sacculinainterna)两部分,前者突出在寄主体外,包括柄部及孵育囊,即通常见到的脐间颗粒;后者为分枝状细管,伸入寄主体内,蔓延到蟹体躯干与附肢的肌肉,神经系统和内脏等组织,形成直径1毫米左右的白线状分枝,用以吸取蟹体营养。病蟹虽一般不会引起死亡,但能影响生长和性腺发育,甚至有的蟹到成熟期也看不见精巢和卵巢,凡被感染的蟹均失去生殖能力。寄生在雌蟹的,不能育成膏蟹;寄生在雄蟹的,则使其显得格外瘦弱。感染严重者,蟹肉有特殊味道,不能食用。渔民称这种病蟹为“臭虫蟹”。 

    防治方法:1.选择苗种的时应把蟹奴剔除掉;2.放养前要严格清池,通常用漂白粉等药物杀灭池内蟹奴;3.经常检查蟹体,发现青蟹被蟹奴寄生,应立即将病蟹取出,并用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泼洒全池,进行清除。

                茗荷(儿)危害
    病因与症状:茗荷(儿)(Octolasmis),属有柄蔓足类动物,头状部侧扁,固着的一端称吻端,相反的一端称峰端,两边由5片壳板组成。最顶端的一对称背板;生吻端基部的一对称板;峰端壳板一块包左右两侧,其中线上有纵脊一道犹如山峰,故称峰板。各壳板之间有软膜相连,间片之间有外套的开口。体外观似白兰花蕾。茗荷常附着在青蟹的鳃部或口肢上。如果池水盐度较高,久未蜕壳的蟹,其鳃往往附着很多茗荷,影响青蟹的正常呼吸,严重者会因窒息死亡。 

    防治方法:降低池水盐度,或加大换水量,投足饵料促使蜕壳。青蟹蜕壳时会交茗荷一起蜕掉。少量青蟹被茗荷等附着,也可将其放在1‰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浴杀灭。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4888 关键字:锯缘青蟹,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病害防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