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育苗技术 > 蟹类 > 技术综合 > 正文

河蟹蟹苗质量分析及鉴别技术

发布时间:2008/7/17 15:18:00  来源: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大眼幼体俗称蟹苗,因其一对复眼生于长长的眼柄未断,露出眼窝之外,眼睛显得大而突出,故又名大眼幼体。笔者曾在《中国水产》2000年第4期和《海洋科学》2000年第8期上载文,分别对河蟹蟹苗质量与河蟹Ⅰ期仔蟹成活率关系;河蟹大眼幼体及I期仔蟹变态成活率的研究作过详细介绍和研究报道。并且于2000年下半年在江苏省的赣榆、如东、启东等产苗大县市,就如何鉴别蟹苗质量优劣进行过多次技术培训和电视讲座;三县市育苗技术人员已基本掌握蟹苗质量鉴别技十,明确了蟹苗质量与仔叠成活率的关系。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技术和方法还远远没有灌输到广大购苗养殖户的心中,或是由于仍没有掌握这一简易的鉴别技术。致使他们在购买大眼幼体时,还是采用原来的老方法,并且很容易轻信育苗厂家的片面介绍和一些不实之词而信以为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作者根据多年来的研究结果并综合其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影响蟹苗质量的主要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对蟹苗质量鉴别技术作具体介绍,以期能促进河蟹育苗业的健康规范和良性发展。

  1不同质量蟹苗的主要特征及各种蟹苗至Ⅱ期仔蟹的成活率

  1.1不同质量蟹苗的主要特征及显微镜观察结果

  a.优质蟹苗:体色呈淡黄色或姜黄色、有光泽和透明感,蟹苗个体粗壮,每千克会13万只左右的7日龄大眼功体。镜检体内无细菌,体表无聚缩虫、丝状细菌等异物。

  b.劣质蟹苗又叫杂色苗。体色为乳白色、黑色或桔红色体内带菌或黑白混杂姜黄鱼蟹苗的比例一般不足5%。体色发白的蟹苗镜检可以发现其体内有大量弧菌,体表多洁净仅个别个体身上有少量聚缩虫及丝状细菌,或者体表同时着生大量的聚缩虫和丝状细菌。而杂色苗中的黑色苗不同于接近蜕皮变态时的蟹苗,其体色为一种病态的黑色素凝集反应,随着蟹苗日龄的变化其体色始终呈黑色,不同于优质蟹苗随着个体日龄的变化有一个由黄色转黑色再转黄色、黑色的体色变化过程。胃肠内常无食物,即使在同一育苗池中仍可以看出蟹苗个体大小不均整体偏小,每千克含蟹苗15万只甚至更多。

  C.第三种蟹苗:体色、个体大小、体内镜检结果均类同于优质蟹苗,但是镜检其体表可见有丝状细菌或聚缩虫等附着物。这种蟹苗只要在病情初期及出池销售前进行几次必要的杀菌除虫工作,就可使它们成为优质蟹苗。但是病情严重时再进行杀茵除虫工作效果往往较差。

  1.2不同质量的蟹苗发育变态至Ⅱ期仔蟹的成活率不同质量的蟹苗,在蟹苗至11期在蟹的变态发育过程中的表现相差极大。河蟹1期仔蟹大量上滩死亡的现象主要由于蟹苗质量不佳引起的。

  a优质蟹苗至Ⅱ期仔蟹的变态成活率均在70%以上,Ⅱ期仔蟹经正常管养生长和成活均很正常。每公斤蟹苗一般能育成Ⅲ~V期存蟹7.5万只以上。

  b杂色苗,在育苗池内及池底即可见有部分死亡的蟹苗。从大眼幼体投放于仔蟹养殖池后的第二天即见有部分大眼幼体死于池边或水草上,严重的至Ⅰ期仔蟹期时已有20%左右大眼幼体死亡,变态为Ⅰ期仔蟹后,出现大量上滩死亡现象。成活率极低,大眼幼体至Ⅱ期仔蟹的变态成活率最低的仅为8%,且至Ⅱ期仔蟹时仍有较明显的死亡现象。大眼幼体至Ⅲ一V期仔蟹的变态成活率一般只有5%-7%,即每公斤蟹苗一般只能育成Ⅲ~V期仔蟹1万只左右。

  c第三种蟹苗,大眼幼体期的死亡率极低,而变态为Ⅰ期仔蟹后的3-4天内大量互期仔蟹上滩死亡,大眼幼体至Ⅱ期仔蟹的变态成活率最低的为25%,最高的也只有35%,镜检Ⅰ期仔蟹发现体表有大量脏物,个别个体有聚缩虫及丝状细菌特别是口器周围更多,已明显阻碍了个体的摄食,消化道食物很少或没有。也有较明显的Ⅱ期仔蟹死亡现象,至Ⅲ期仔餐后才相对稳定。大眼幼体至Ⅲ一V期仔蟹的变态成活率一般只有15%左右,即每公斤蟹最多能育成Ⅲ一V期仔蟹2.5万只左右。2影响蟹苗质量的原因分析

  2.1菌血病是影响蟹苗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菌血病也叫做弧菌病。因为该类疾病的病原菌除弧菌外可能还有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而最常见的是弧菌,所以统称为弧菌病,又因病茵主要发现在血淋巴中,所以也叫做茵血病。患前血病的蟹苗,外表为体色发白,苗体瘦小。由于大部分得病蟹苗的存在,蟹苗整体表现为黑白及黄色多色混杂,胃内多无食物,镜检淋巴液中有多种弧菌或杆菌,体表红色素扩张。主要表现为游泳力下降趋光性差,多在水底无力游动,身体白浊,最终死亡。培育水体中细菌含量过多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菌血病是影响蟹苗质量的主要原因,体表丝状细菌、聚缩虫等异物对大眼幼体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而胃部发白的“白头苗”的比例超过30%以上的对蟹苗质量的影响也较大。对白头苗的发病机理和病量过程至今还缺乏必要的研究。

  2.2聚缩虫或丝状细菌的危害和影响是决定质量优劣的第二要素

  a.聚缩虫病的附着危害情况:聚缩虫等固着类纤毛虫寄生在蟹的体表和鳃上,这些虫的柄基在蟹壳及鳃的外表可扩大成一附着盘;同时柄又可将蟹壳及鳃组织穿一个小孔,柄插入壳及鳃组织内后成树根样,有一条主根及多条支根。虫体和虫体上面的污物阻碍了水在鳃丝间的流通和鳃表面的气体交换,降低了虾蟹幼体对缺氧的忍耐力很容易发生窒息死亡。附着于幼体体表的聚缩虫,妨碍幼体行动、摄食,影响幼体生长发育,蜕皮变态,严重时能致幼体于死亡。聚缩虫病在河蟹各期幼体均有发生,尤以大眼幼体阶段危害严重,对蟹苗质量的影响很大。

  b丝状细菌的附着危害情况:丝状细菌在海水是最常见的为毛霉亮发菌或发流菌。丝状细菌只是附生在幼体的体表,没有发现明显的伸到幼体体内的结构;在幼体体表丝状细菌菌丝的基部附着点可见到有电子不能穿的膨大部分、呈树根状;在幼体的体表丝状细菌附生的部位没有发现明显的病理变化。丝状细菌对中华绒螫蟹幼体的影响主要是物理性的危害。菌体附着于蟹苗的附肢、头胸甲及鳃丝上幼体活动迟缓摄食与呼吸受阻往往因蜕皮困难而死亡。电镜观察可以看到,幼体的四肢、鳌、眼等被重重缠绕,尤其是在关节处特别严重,这使得幼体的活动不方便,摄食受阻,导致生理机能下降。引起死亡,丝状细菌能附生在河蟹授状幼体的鳃部,并刺激鳃部粘液分泌增加使鳃部沾满污物,导致呼吸困难,缺氧死亡。甲壳动物蜕皮时需要比平时更多的氧气,丝状细菌对蜕壳过程有机械性的阻碍,当其大量生长时,不仅丝状细菌本身会消耗水中的氧气,而且会使鳃的表面与水接触面积减少,从而防碍呼吸,导致死亡。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丝状细菌着生在虾蟹类幼体的体表,虽然没有对幼体产生直接的侵蚀或病理性损害,但对虾蟹幼体的生长发育仍然是一种致命性的危害。由于丝状细菌有较长的菌丝一些药物虽然可以抑制其生长和繁殖,甚至可以杀灭,但是死亡后的菌丝仍附着于幼体体表,对幼体的物理性危害仍然存在。因此要防治丝状细菌的危害,一定要把它消灭在萌芽之中。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2.3淡化时间和淡化程度是优质蟹苗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河蟹的大眼幼体在淡化过程中其体内某些结构及相关机能也发生一定的变化。此时蟹苗处于不稳定状态,当其达到6-7日龄,淡化时间4天以上,育苗池水盐度已逐步降至7以下时才逐渐适应了在淡水中生长、发育,此时蟹苗的甲壳已经变硬。在采捕、称量和运输时不易受伤。这一点是优质蟹苗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也是各育苗厂家比较容易做到的。需要指出的是。这只是优质蟹苗的基本条件l并不是优质蟹苗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大眼幼体淡化的盐度越低,蟹苗的质量就越高,蟹苗淡化只要达到上述条件即可。

  3有关蟹苗质量一些问题的探讨

  为了提高广大养殖业者和水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理论水平,作者就目前盛行的有关蟹苗质量问题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一引起现象,以期能得到广大水平科技工作者的注意和重视。这些观点表现上似乎很合情理,但深人研究剖析后往往会发现它们具有很大的蒙蔽性或片面性。本文里的蟹苗质量优劣是指蟹苗至Ⅱ期仔蟹的变态成活率高低。

  3.1种田品系越纯,个体越大蟹苗的质量就越好吗?发展河蟹养殖业,保持不同水系河蟹的优良性状,选择个体较大的种吸作为亲叠合乎科学,仍需大力提倡。但是种田的地理品系和个体大小与蟹苗质量优劣没有根本的联系。地理品系和个体大小多与扣蟹和成蟹的养殖特性和养殖效果有密切关系。

  3.2丰年虫用得越多蟹苗质量就越好吗?回答是否定的。近两年的生产实践已经证明在沿海地区利用自然海水培育蟹苗的不用丰年虫是完全可以育出优质健壮的蟹苗。

  3.3用单细胞藻类活体轮虫、枝角类、烧足类和鲜活的丰年虫幼体和成体等生物饵料进行育苗的育苗场,其育出来的蟹苗质量就一定好吗?回答不一定,关键看是否掌握了健康育苗技术。鲜活饵料虽然营养价值高,不易污染水质。但是河蟹幼体大量的排泄物,很易体水体中的细菌繁殖过盛,幼体被感染或致病。而单细胞藻类如在育苗全过程中均被使用,其不仅可作的饵料并且可调节净化水制裁,有效控制弧菌的数量,预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蟹苗质量有大幅度提高。

  3.4河蟹育苗期间随便给幼体喂点什么饵料就行了吗为了降低育苗成本,增强育苗厂家的竞争力,降低养殖户的购苗成本,提高育苗技术水平,可以少用甚至不用鲜活的丰年虫幼体。但一定要加强摄状幼体的营养加强饵料的投喂用多种鲜活或冰冻的动物性饵料来替代丰虫以保证幼体营养全面,个体健壮。

  3.5蟹苗个体大小除与种蟹个体大小、育苗方式和工艺过程有关外还与幼体的营养条件有密切关系某些育苗场待河蟹溞状幼体发变态至大眼幼体后的第三天起,为了防止水质恶化,就大大降低了投饵量,大眼幼体摄食明显不够,营养不足,个体无法长膘,从而出现出池蟹苗个体明显偏小的现象。

  3.6药源性和营养性疾病可从蟹苗的表现特征予以简单有效的推断长期大剂量使用抗菌素产生的药源性疾病和采用高水温育苗造成营养积累不足以及饵料营养结构不合理、投喂不足等引起的营养性疾病对蟹苗质量的影响很大。健康育苗并不等于不用药,水域环境尤其是集约化育苗环境是病原体孳生的场所,水产动物幼体无时无刻不受着病原体的侵袭。我们提倡健康育苗,除了改善育苗环境之外,合理有计划科学地用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育苗过程中用药过度的蟹苗,易引起水体中或幼体体内的菌群失衡,幼体大多会出现二重感染;未感染的幼体免疫力差,容易因环境条件骤变产生应急性反应,造成感染或引起并发症而导致大量死苗的现象。有营养性疾病的蟹苗由于个体小,体质弱,抵抗力差,也容易引起死亡。这些情况一般较难从育苗场家知道详细,也较难采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定量监测。但是药源性疾病或营养性疾病最终会反映到蟹苗身上,我们可以从蟹苗的外观表现、活力、个体大小等状况进行有效推断。

  3.7不同育苗方式所培育的大眼幼体,其质量有一定的差异即恒温苗(即工厂化苗)、土地苗、天然苗在变态发育为I期仔蟹过程中,蟹苗与I期仔蟹的成活率、发育时间等由于蟹苗所处的水环境条件不同,蟹苗质量、I期仔蟹变态成活率等参数无疑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天然蟹苗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蟹苗质量往往较高,其个体大,体色淡黄,体表光洁。而土地苗由于育苗方式。技术水平不同所育成的蟹苗质量存在着较大差异;那种低密度粗放式土地育苗所育出来的蟹苗质量一般较好,而类似工厂化的高密度充气强化培育方式的土地蟹苗,依据育苗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其蟹苗质量有很大的差异。哪种认为土池蟹苗质量很好的养殖者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只要运用健康育苗技术培育优质的工厂化蟹苗是完全实现的。不管是何种蟹苗,其质量的鉴别标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我们不能完全迷信任何一种疫苗,也不能把某种蟹苗一棍子打死,应以科学的方法加以严格鉴别。

  4养殖条件和养殖技术对培育效果的影响

  4.1正确的养殖技术是提高I期在蟹成活率的基本保证选用优质的蟹苗是提高河蟹大眼幼体至11期仔困变态成活率的首要条件。采取积极的池塘消毒清塘工作,并运用正常的养殖技术,对养殖效果的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养殖过程中出现Ⅱ期仔蟹大量死亡的现象,往往是由于蟹苗体表上携带着丝状细菌、聚缩虫等异物,或者是由于池塘的清塘消毒工作不彻底所造成的。为了防止Ⅱ期在蟹后出现大批死亡现象,Ⅱ期仔蟹后可用5~10毫克/升生石灰化浆均匀泼洒或用l~2毫克/升的漂白粉全地泼洒,井结合使用抗生素药饵有良好的效果。

  4.2大眼幼体早期低水温时的培育效果略好于后期高水温期时的培育效果相同质量的蟹苗,采用同样严格的消毒和管理措施早期低水温时培育的成活率往往高于后期高水温期时的成活率,早期培育效果较好。四年的试验发现,早期大眼幼体至Ⅲ一V期仔蟹的培育成活率一般可达73%~75%而后期天气转暖、水温升高万物复苏,土壤中的青蛙。熊则、勤杂鱼虾蟹等敌害生物随之纷纷出现于池塘内,由于敌害的摄食危害此时的培育效果就会适当降低大眼幼体至Ⅲ-V期仔蟹的培育成活率一般为68%~72%。除此以外后期蟹苗中往往会有少量白头苗出现,这些白头苗在变态发育过程中会不断死亡,一般不到Ⅱ期仔蟹就即死亡,对后期仔蟹的培育效果也有较大影响。我们这几年采取一些措施后,后期蟹苗中白头苗的比例可以控制在3%以下。一般来说,水处理条件好的育苗场凭借其良好清洁的水质优势可以预防白头苗的出现。

  4.3水温高低不是I期仔蟹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一定范围内,培育池池水水温的高低与大眼幼体至Ⅱ期仔蟹的变态成活率无明显关联。我们在早期低水温期的培育试验过程中,测量早晨塑料大棚内地水的最低水温只有12℃,中午也只有14℃。发现1-2天短期低水曙对大眼幼体的成活无明显的影响,只是其变态所需的时间有一定的延长。后期高水温期,中午池水水温高达30℃,大眼幼体至I期住蟹的变态时间有所缩短,但对I期仔蟹的成活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5蟹苗质量优劣的简易鉴别技术

  选用优质的蟹苗是提高河蟹大眼幼体至Ⅱ期仔蟹变态成活率的必要条件。优质蟹苗除从正常的表观(趋光性、溯水性强,摄食凶猛,离水后爬行迅速,手握有扎手感,松开后马上散开)观察外更主要的是看:(1)体色黄中带青,呈浅黄色或姜黄色,甲壳透明,胃肠饱满,附肢完整。(2)镇检体表光洁无聚缩虫或丝状细菌等异物。(3)大眼幼体不低于7日龄,已能贴壁抓绳,出池盖度一般不超过7。(4)胃部发白的“白头苗”比例不超过10%。

  上述几点是优质蟹苗都应该具备的条件,缺一不可。

  劣质苗可从以下几点加以简单鉴别:(1)体色黑、白混杂,或白色淡黄色蟹苗的比例一般不超过5%,个体小,空胃无食物。(2)胃部发白的“白头苗’比例过高,往往超过30%。(3)苗体体色虽正常,也呈姜黄色,但体表有丝状细菌、聚缩虫等异物。(4)池中有大量死苗的尚存者。(5)大眼幼体的日龄来达6日,淡化时间未达4天淡化盐度超过10。符合上述的一点或几点条件的蟹苗即可断定为劣质蟹苗。

  6提高蟹苗质量的技术措施

  患聚缩虫或丝状细菌病的大眼幼体可在大眼幼体的第3、4天时全池泼洒1mg/L的孔雀石绿或35mg/L制霉菌素等药物进行杀灭3-4小时后换水,对蟹苗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并且最好在大眼幼体出他前一天内用药物消毒一次,再次杀灭一些有害生物,减少养殖期间的病害发生;同时也能淘汰掉部分体质较差的蟹苗。由于丝状细菌有较长的菌丝,一些药物虽然可以抑制其生长和繁殖甚至可以杀灭但是死亡后的菌丝附着于幼体体表,对幼体的物理性危害仍然存在。因此要防治丝状细菌的危害,一定要把它消灭在萌芽之中。做到以防为主,才能有良好的效果。那些患有菌血病的蟹苗采用消毒法没有明显的效果。大眼幼体体内的病菌一时难以杀灭。因此这些黑白混杂或白色的蟹苗采用出池前消毒的方法对蟹苗质量的提高没有明显的效果。首血病的潜伏期较年发病初期不易观察到明显症状一旦病症明显就无法治疗。在健康育苗过程中,作者发现颜色正常体内无病菌,体质健壮的V期溞状幼体是其成功转化为大眼幼体的基本保证,也是培育优质蟹苗的必要条件。得病的V期溞状幼体,其变态过来的大眼幼体,每日均见有死亡现象,尤其在大眼幼体的第3-4天内死亡更为严重。池中大眼幼体的数量逐日减少。期间用药预防后虽能延缓其死亡时间但出售后仍会不断死亡,只是把损失转嫁给了养殖户而已。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8110 关键字:河蟹,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技术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