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宝石斑(Scortum barcoo)属鲈形目,鯻科、革鯻属,学名高体革鯻,原产于澳大利亚。我国于2001年6月下旬首次引进10万尾苗种,2002年夏再次批量引进苗种,并分别进行池塘养殖和水库网箱养殖,在一定规模的生产性试养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宝石斑养殖的不断扩展,集约化养殖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一些寄生虫病害,经反复试验,总结出有效的控制方法。
一、白点病
1.病原: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2.寄生部位:皮肤、鳃、鳍、口腔、眼眶等部位出现白色点状囊泡。
3.症状:凡有虫体寄生的部位,肉眼可见囊泡状小白点,严重时白点随处可见。小瓜虫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水泥池中患病的鱼种(体长6.5cm左右)成团集游于水层区,病鱼体色发黑,鱼体明显消瘦。仔细观察,可见鱼体体表出现红色淤血小斑点,鳃上可见白色小囊点状物,鳃明显充血,粘液较多,鱼体伴有呼吸困难症状。
4.流行情况:在宝石斑原产地澳大利亚,小瓜虫病被列为常见病、多发病,流行很普遍,资料介绍小瓜虫繁殖适温为15℃--25℃。国内饲养的宝石斑被小瓜虫侵袭时水温为19.2℃,当水温为20℃--23℃时仍有寄生危害,且笔者曾在某电厂工厂化养殖的水泥池中(水温28.5℃)亦发现有小瓜虫寄生。
5.防治措施:预防应从养殖管理入手,放养密度要求适中,且鱼种入池前严格洗浴消毒,认真检疫。发病后,可以用福尔马林15mg/L--25mg/L全池泼洒,隔天一次,一个疗程用药2次--3次。如果发现鱼体患病较迟,病情较重,可以用250ppm甲醛浸浴鱼体30分钟,经镜检发现鱼体鳃或皮肤粘液中仍有小瓜虫的囊泡,应连续施用2次--3次,基本可彻底消灭小瓜虫。
二、斜管虫病
1.病原:鲤斜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
2.寄生部位:鱼体体表、鳃等部位。
3.症状:鱼体为斜管虫大量寄生,可导致皮肤、鳃等部位粘液增多,病鱼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游动迟缓,呼吸困难,鱼体消瘦发乌。病鱼多集中于下风口处或水流缓慢处。刮取体表或鳃的粘液,在10x40倍显微镜下观察,每个视野中的虫体可达50多个或更多。此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可出现死鱼,倘与小瓜虫病并发,鱼体鳃丝部位出现坏死病灶。
4.流行情况:在澳大利亚,斜管虫病也是常见冰、多发病,对温水性及冷水性鱼类均有危害,尤以苗种更甚,刚出膜7天--10天的水花亦可感染。引入我国的宝石斑在夏季室内工厂化养殖水泥池中,水温18℃--20℃之间也常发生斜管虫病,特别在水温变动辐度大,溶解氧不足3mg/L,含氮量1.5mg/L以上的恶化水环境中更易流行。
5.防治措施:预防及鱼体发病早期,可用1%--2%食盐水浸浴鱼体10min--20min,若将池中鱼体集中于一隅或临时搭置的网箱中洗浴,颇有疗效。亦可采用甲醛浸浴鱼体,方法同“小瓜虫病”。
三、杯体虫病
1.病原:杯体虫Apiosoma cylindriformis,又称舌杯虫。
2.寄生部位:体表、鳍,尤以背鳍、尾鳍处多见,鳃上也有寄生。
3.症状:病鱼集群、缓慢游动于池边。将病鱼捞起置于花盘中,以手持放大镜检查,可见鱼体体表好似覆盖一层毛状物。
4.流行情况:养殖过程中发现宝石斑寄生有舌杯虫,时有与其它寄生虫病并发,惟感染强度及感染率较低,尚未发现引起鱼体发病、死亡的情况。
5.防治措施:预防可参照小瓜虫、斜管虫病的防治方法,可制止舌杯虫病的蔓延。
除此之外,车轮虫病(Trichodina sp)在试养宝石斑中仅见过一例,但在澳大利亚曾有报导因车轮虫病而导致死鱼的事例。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