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在2003年的大菱鲆育苗生产中,我们对大菱鲆幼体发育阶段细菌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初步探索,有效提高了大菱鲆的育苗成活率。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
1.育苗设施 利用山东省日照市海源育苗场原虾蟹育苗车间,其中育苗池8个,共200米2,轮虫培养池4个,小球藻培养池2个。
2.幼体培育 2002年2月1日,从蓬莱京鲁公司购入受精卵200毫升,入池孵化,采用室内自然光,水温14-17℃,饵料为小球藻、轮虫、卤虫无节幼体、配合饵料,经90天培育,至5月1日出苗。
二、试验方法
在幼体发育期间,分别对大菱鲆孵化期、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的细菌病进行研究,包括细菌培养、细菌鉴定、药敏试验,找出防治方法。
1.孵化期的细菌病研究 2003年2月1日受精卵入池孵化,2月4日孵化完成,共孵出仔鱼36000条,孵化率30%。孵化第二天取孵化池水样,细菌培养加镜检,发现与自然海水细菌的种类、密度相同,无致病菌出现。
2.仟鱼期的细菌病研究 2月7日开口摄食,投喂小球藻,取仔鱼进行细菌培养,与空白海水相同,无致病细菌出现。2月8日取仔鱼细菌培养,发现与空白水样不同的细菌出现,为萆兰氏阳性菌,镜检菌体呈卵圆形,大小为0.6微米×1.2微米,两个以上菌体连成链状,经细菌鉴定为链球菌,药敏试验为青霉素,从2月9日始全汕泼洒青霉素1毫克/升,每天一次,连用一周。2月26日培养,结果不同,细菌浓度高,菌落呈乳黄色,边缘光滑,呈革兰氏阴性,经鉴定为溶藻弧菌,药敏试验为四环素、氟苯尼考。每天全汕泼洒氟苯尼考1毫克/升。经过有效的药物治疗,仔鱼期成活率约60%。
3.稚鱼期的细菌病研究 3月1日后进入稚鱼期,稚鱼期病鱼出现腹部膨胀,肠道白浊,肠道粘膜组织脱落,肠道从肛门中脱落等症状。3月3日进行细菌培养,主要性状为革兰氏阴性,有运动力,短杆状,稍弯曲,两端圆形,在琼脂培养基上成正圆形,边缘光滑,灰白色,经细菌学鉴定为副溶血弧菌,药敏试验为四环素。全池泼洒四环素1毫克/升,每天两次。每天换水两次,每次换水量50%。由稚鱼期变态到幼鱼期的成活率为40%。
4.幼鱼期的细菌病研究 大菱鲆变态到幼鱼期后,经细菌培养发现与沙滤海水相同,无致病菌出现,幼鱼成活率在99%以上。
三、结果与讨论
1.到5月1日售苗,共出售4-5厘米幼鱼约1万尾,总计育苗成活率为60%×40%×99%=23.8%,明显高于目前平均育苗成活率。
2.通过对大菱鲆幼体细菌性疾病的研究发现,仔鱼期抵抗力弱,易致病,主要是溶藻弧菌病和链球菌病,在稚伍期主要是副溶血弧茵病,必须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否则,育苗成活率很低,甚至全部死亡,这是目前国内大菱鲆育苗成活率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大菱鲆幼体生长到幼鱼.期后已很少发生疾病。
3.经药敏试验,仔鱼期主要用青霉索、四环素、氟苯尼考,稚鱼.期用四环素。各种药物的具体使用浓度和施药时间有待于进一步试验。(摘自科学养鱼)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