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笔者通过在姜堰市特种水产养殖场、姜堰市娄庄珍品养殖场近4年的暗纹东方纯的养殖实践,总结了暗纹东方纯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现述如下:
一、环境消毒
鱼种下池前应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消毒,以杀死致病菌及有害生物。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00-150千克,漂白粉用量为30—40克/米3,一星期后蓄水放鱼。
二、苗种消毒
苗种下塘可用2毫克/升罗红霉素浸泡5分钟。苗种培育阶段常见的疾病有水霉病、小瓜虫病以及气泡病,特别易发生水霉病,小瓜虫病可通过改善水质和施用硫酸亚汞进行预防和治疗,气泡病通过大换水控制,也可用0.8%的食盐溶液浸泡。
三、使用优质饲料,提高抗病能力
目前暗纹东方纯养殖所用饲料,一般为成甲鱼料或鳗鱼料,也有用鲜冻杂鱼,尚无专门的全价饲料,使用时须定期添加抗生素药饵,提高鱼类自身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每15-20天一个疗程,抗生素用量为青霉素0.2%、土霉素0.2%、复方新诺明0.2%。
四、加强水质管理
1.合理放养 放养量过大,超过水体负荷能力,会因投喂量大,排泄量大而导致溶氧量低、水质恶化造成鱼类死亡。适宜放养量为每亩3-5厘米的规格1000尾。
2.适时换水 随水温的变化及鱼体的生长,适时调节换水量,改善水体水质。一般每周换水10-15厘米,并保持水深1.2-1.5米。
3.定期药物预防 每15天施生石灰1次,15-25千克/亩;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1克/米3。
五、温室疾病防治
外塘养殖过程中(5月底至10月中旬)疾病发生较少。10月下旬进入越冬期间,养殖密度、水温、水质等环境条件均有很大改变,因而预防工作更为重要。首先人室时,鱼种用2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药浴5分钟,连续3天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一次。综合几年来的温室养殖情况,进入温室易发生几种疾病,我们日常预防治疗方法如下:
1.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1)小瓜虫
症状:病情严重时,躯干、头、鳃、眼睛等处布满小瓜虫,并同时伴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游动异常,常白肚皮侧转或在池边或池底摩擦。
防治方法:全池泼洒硝酸亚汞,浓度为0.05-0.08克/米3。
(2)车轮虫
症状:寄生后鱼粘液增多,游动慢,主要寄生在体表鳃,
病鱼常在池内打转及池壁或池底摩擦。
防治方法:
①0.7毫克/升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药浴;
②25×10-6甲醛药浴。
2.真菌引起的疾病
主要是牵拉分池等引起的水霉病。
症状:早期肉眼看不出异常,病鱼开始焦躁不安,在池边发生摩擦,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防治方法:
①小心操作,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②5毫克/痢特灵药浴;
③提高水温并保持恒温27℃1周。
3.细菌引起的疾病
(1)细菌性烂鳃病、烂尾病病原体:柱状屈桡杆菌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游动较慢,反应也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严重时,鳃片坏死脱落,尾鳍及其它鳍烂掉,病鱼与水面垂直作挣扎状游动。
治疗方法:如果有寄生虫要先杀虫,后治菌。
①强氯精0.3-0.4毫克/升药浴;
②甲醛10×10-6药浴;
③土霉素5-6毫克/升药浴。在外浴的基础上同时内服氟哌酸1克/千克料,环丙沙星1克/千克料。
(2)细菌性肠炎病
病原体:肠点状单胞菌症状:病鱼离群缓慢独游,鱼体发黑。食欲减退,甚至不食,肠内粘液多呈黄色,肛门红肿。
防治方法:发病早期可投药饵,氟哌酸1克/千克料,环丙沙星1克/千克料,外用同细菌性烂鳃病。(摘自科学养鱼)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