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渔业要丰收,良种是关键”。但生产实践证明,即使尽量选择无病无伤的鱼种,若直接下塘也往往把病原带入水中,交叉感染引起鱼病,造成较大损失。为切断传染源,把好鱼种下塘关,山东茌平县受农作物包衣技术的启发,探索出对下塘前的鱼种进行“包衣”技术处理的好做法。2005年3月,在县水产局示范池塘进行对比实验,同比发病率降低23%,平均亩增效益100-200元,取得显著增产增收效果。
所谓鱼种“包衣”,就是在鱼种下塘前,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浓度的药浴处理,采取巧选药物,巧配浓度,巧妙掌握时间等技术,使鱼体外披一层“药衣”下塘。他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
巧备配药池
一般在池岸挖一口长、宽、深分别为2米、1米、0.5米的土坑,内衬塑料薄膜作为配药池,或者在池塘一角支一个2米×1.5米×1米网箱作为透水药池,也可备一口大水缸配药。
巧配药物作“包衣剂”
1、含氯制剂“包衣”。这是针对细菌性鱼病而制。漂白粉包衣可按每立方米加15-20克漂白粉或每立方米水加5-10克氯杀宁搅拌均匀,放入鱼种浸泡。水温10-20℃时,时间15-20分钟;20℃以上,浸泡10分钟即可。
2、铜铁合剂。针对原生动物引起鱼病,每立方米水加入8-10克Cu合剂、1-2克Fe合剂,水温10-20℃浸洗20分钟,可治鳃隐鞭虫、口丝虫、车轮虫等。
3、敌百虫。用(90%)晶体敌百虫溶液浓度2‰,浸泡10-15分钟,防治鱼鲺、鳋类、三代虫等。
4、工业盐。5%浓度的工业盐浸泡5-10分钟,比较安全,预防水霉病有特效。
巧定时间
药浴时间过长,虽能杀灭彻底,但易损伤鱼鳃造成死鱼,过短又不能起到作用。他们的掌握原则一般在5-10分钟,至鱼窜跳或翻转时立即停止,迅速放入清水池中,完成作业。
巧妙操作
一般使用鱼筛,采用将筛内鱼种一下子投入药水中,操作迅速简便,也可反复“淘洗”3次以上,效果更佳。鱼种“包衣”防病效果明显,巧选药是关键,具体要视鱼种种类、季节和体质状况而定。浓度和时间一定要掌握准,操作要迅速,浓度大则时间短,反之则长。实际生产中我们还探索出用烟汁浸出液“包衣”、漂白粉和CuSO4合剂“包衣”,效果也相当好,值得推广。
南方渔网编辑:庞琪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