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青海境内拥有7686公里内陆河流,又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丰富的水体资源为渔业养殖、增殖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地产鲜鱼在青海人的经济账本上、餐桌上却很难见到。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红极一时的青海渔业,为什么后期突然滑坡?青海能否发得了冷水养殖业的大财?
养殖环境良好
青海地处高原,寒季较长,水体冷凉,非常适合冷水性鱼类的增殖养殖。据水产部门调查统计,全省现有鱼类66种,分别隶属于4目6科,其中天然鱼类48种,引进鱼类18种;共有136.7万公顷水面,其中有鱼水面达106.7万公顷。仅我省龙羊峡、李家峡两座大型水库就已形成水面4.6万公顷。近几年来,我省水利部门又在东部农业区建设了一百二十余座中小型农用水库,有水面积达800公顷。这些水利资源为我省渔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省内很多湖泊中,还自然生长着许多有极高利用价值的鱼类。
青海省水产局局长赵依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省很多天然鱼类广泛分布在长江、黄河及其附属水体中。为了丰富渔业资源,上世纪90年代,我省还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新品种,其中虹鳟鱼、三文鱼就是特别适合我省冷水环境的鱼类。由于环境适宜,水体洁净,技术娴熟,当时很多外地人纷纷到青海来学习鳟鱼的养殖、良种培育等技术,一时间青海这个内陆省份也有了自己的“渔业招牌”。
但是,由于青海并不是传统的渔业省份,很多水体处在高海拔,交通不便的地区,省内设施养鱼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渔业发展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加上后期因企业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我省的虹鳟鱼养殖遭受重创,以致从90年代中期的异常红火迅速滑向下坡,目前我省龙羊峡、李家峡、南门峡等水库虽养殖了一定数量的虹鳟鱼,但每年产量仅100多吨。
湟鱼养殖成难题
青海湖湟鱼,是我省特有的鱼类品种,曾一度被视为是青海人的“救命鱼”。为了保护这一濒危物种,省政府于上世纪80年代决定封湖育鱼,从而使湟鱼的数量有所上升,生态环境得以平衡。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省一边倾力保护湟鱼,一边也在做大量的养殖技术研究,到目前已取得了湟鱼人工孵化、人工养殖、鲜鱼上市等成果。目前摆在省渔业技术研究人员面前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将人工养殖的湟鱼与天然生长的湟鱼区别开来,只要攻克了一难题,我省便可实现湟鱼封育与人工养殖“两条腿走路”的目标,既有利于生物种群的多元化,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又可使湟鱼形成商品,走上市场,再次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并带来相应的经济价值。
打造青海渔业品牌
青海既有着丰富的鱼类品种,也有着良好的冷水环境,更有着成熟的养殖增殖技术,可青海人却每年都要“捧着金钵找银钵”,就是吃不上地产鲜鱼,其所消费的鱼虾都需要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大量调运。对此,有业内人士曾疾呼,应加大渔业投入,树立品牌,做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手抓。
省水产局局长赵依民也表示,“十一五”期间,我省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在条件较好的东部农业区适水环境内大力发展渔业养殖,充分利用东部地区五千多亩池塘和一百余座水库,在大量养殖鲤鱼、鲫鱼等鱼类的同时,发展一批优势品种和特色品种,并在渔业基础设施、水产品质量保证等方面争取国家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从事渔业生产的技术、品种、市场、销售及其他后续问题,革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让冷水鱼生产成为我省农业和经济发展的一大品牌。
南方渔网编辑:裴冰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