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碘制剂可应用于水生动物的消毒、调节生长与代谢、驱杀虫等领域。目前市场中流通的碘类消毒剂品种繁多,商品名更是眼花缭乱,给养殖户识别、区分同类渔药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另一方面用户用药时常将其作为万能药,这些都存在一些误区,本文通过介绍常见的碘制剂,尽可能地从机理上阐述它们之间的异同,以期为养殖户选好药、用好药提供借鉴。
一、驱杀虫制剂
元素碘对原虫和蠕虫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常用于驱杀寄生于鱼类肠道内的艾美虫,用法用量为:0.24g/kg体重或2%碘酊12ml/kg体重,拌入饲料制成药饵,每日1次,连用4d。此外还可治疗鲤嗜子宫线虫病。元素碘见光易挥发应避光阴凉保存;不可与含汞物质混合,否则产生碘化汞而呈现毒性作用。
二、调节代谢与生长制剂
碘化钾有补碘作用,通过甲状腺激素参与几乎所有物质代谢过程,若缺乏会引起坏卵多,鳞少、皮厚、皮下粘液性水肿,生长速度下降等现象;但过量摄入会导致动物中毒,一般饲料中添加量为3μg/kg体重或0.1mg/kg饲料。碘化钾水溶液与空气接触易分解析出I2而变黄,稳定性较差;其所释放出的游离碘,易影响维生素、抗生素等的效价。
三、消毒剂
(一) 无机碘(如碘、碘酊)
碘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醇溶液能氧化病原体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因,与蛋白的氨基结合而导致蛋白质变性和抑制菌体的代谢酶系统。可用于杀灭附着在水生动物体表或受精卵上的芽孢和病毒,预防水生动物的各种病毒性疾病。
碘酊因同时含碘1.80%~2.20% (g/mL),碘化钾1.35%~1.65%(g/mL),形成可溶性的三碘化合物,使碘的溶解度增加数百倍,降低了挥发性。可用于水生动物体表涂搽消毒,用0.1%碘酊浸浴鱼类受精卵1~2h,再用紫外线杀菌后的水饲养幼鱼,能有效地防治虹鳟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的发生。因碘对胃肠道粘膜有毒性,易受碱性、还原物质、日光照射等影响而加速分解;碘酊对水生动物刺激性较大,现已较少应用。
(二) 有机碘
目前市场流通的碘类消毒剂绝大部分为有机碘,对细菌、病毒、真菌具有良好的灭活效果,因其稳定性好、作用持久、刺激性小、残留低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它是将碘与表面活性剂络合,再辅以增效剂、缓释剂等而成。由于与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络合,络合的间对位位置不同,辅助成分不一,生产出了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碘制剂。
它们作用机理大致类同:碘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产生沉淀;而表面活性剂一般对细胞膜有亲和作用,能将载有的碘与细胞膜、细胞质结合,使巯基化合物、肽、蛋白质、酶、脂质等氧化或碘化,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常见有机碘类消毒剂有:
⑴ 聚维酮碘(PVP-I)
又名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碘络酮,它是1956年由shelanski H A 和Shelansdi M V 开发的,分子式为(C6H6ONI2)n。按干燥品计算,含有效碘(I)应为9.0%~12.0%,碘分子首先与水溶液中的碘离子形成I3—,I3—与水溶液中的H+生成HI3分子,HI3通过氢键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分子络合。碘载于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胶粒中央,在溶液中逐渐解聚溶解,可保持较长时间的杀菌力。
它为广谱消毒剂,对大部分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但对真菌孢子与细菌芽孢的作用较弱,主要用于鱼卵、水生动物体表消毒;同时对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具体用法用量为:30g/m3水体浸浴草鱼种15~20min,可预防草鱼出血病;鲑鳟鱼卵消毒防病的常用量为: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用50g/m3水体浸浴15min;对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PNV)用30~35g/m3水体浸浴5min;对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病毒(VHSV)用8g/m3水体浸浴5min;也可在10L水中加入含有效碘1%的溶液50mL浸浴新购入的5万粒虹鳟发眼卵15min,可杀死卵表IHV、IPN或细菌、真菌等病原体;250g/m3水体浸浴15s,预防鲑科鱼红嘴病;对虾病预防用0.3~0.6g/m3水体浸浴10min;鳗鲡烂鳃病治疗用0.8~1.5g/m3水体浸24h,连续2次;红头病用1~2g/m3水体全池遍洒,隔24h 1次,连续2~3次。在寄生有水霉菌的虹鳟亲鱼病灶上,可用1%PVP-I涂抹;对虾烂尾病用0.1~0.3 g/m3水体全池遍洒。目前已有人在尝试口服途径给药,但聚维酮碘口服剂型的制剂还有待研究。
聚维酮碘的杀菌效果与其所释放出的有效碘浓度呈正相关,一般在较低浓度下,偏酸性环境下,稳定性好,有效碘浓度要高;温度升高时杀菌力亦增强;在水体中有机物会抑制碘的作用。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应根据使用对象、有机物的含量而适当提高用药量,延长作用时间。
⑵ 季铵盐络合碘
它由双烷基季铵盐与碘络合而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能改变细胞膜通透性、破坏菌体酶系统,影响细菌新陈代谢,起到载体与助透作用。主要适用于对虾疾病,如对虾败血症、红腿病、烂鳃病、烂眼病、黑鳃病、肠炎病和幼体菌血症等细菌性疾病,以及白斑综合征病毒病、杆状病毒病等。用法用量为:全池均匀泼洒,预防时浓度为0.2~0.3mg/L;治疗时为0.3mg/L,病情严重连用2d;空池消毒时浓度为0.8 mg/L。而其对病毒的杀灭效果,要根据含碘量的高低而定,王蕾等(2003)研究发现含碘量在0.5%时具有明显的杀病毒作用。
⑶ 双链季铵盐络合碘
双链季铵盐(双癸甲溴铵)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上比单链季铵盐(如新洁尔灭)多含一个碳数为8~10的烷基,与碘络合后杀菌效果显著优于单链季铵盐。
它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强,pH值为7时使用效果较佳,但不能杀死芽孢和结核杆菌,多用于防治烂鳃病、弧菌病等,还可用于杀灭虾蟹固着类纤毛虫。具体用法为:全池泼洒,预防时浓度为0.04~0.08ml / m3,每10~15d 1次;治疗时浓度为0.16~0.24ml / m3,每7d 1次。
⑷ 四烷铵络合碘
目前水产养殖上应用的是季铵盐含量为50%的四烷胺络合碘。它由双链季铵盐(双癸甲溴铵)、碘、单烷基季铵盐和另一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兼具了氧化性和非氧化性二者的特性,能有效地杀灭带膜病毒和非膜病毒。
适用于鱼、虾、蟹、鳖、鳗、鳝等养殖水体消毒。用法用量为:全池泼洒,预防时浓度为7~11.2mg/m3,每15日1次;治疗时浓度为14~17.5 mg/m3,每日1次,连续2日。幼鱼、幼虾、幼蟹应适当减低用量。
目前还有聚醇醚碘、碘三氧、双氧离子碘等开始运用于水产养殖,但其作用机理及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在畜禽上碘醚柳胺是卤化水杨酰苯胺类杀吸虫药,氯氰碘柳胺对与血液循环接触密切或吸血性寄生的一些线虫有较好的驱杀作用,随着水产药理学研究的深入,这些碘制剂也有可能运用到水产中或为水产用碘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借鉴;值得指出的是,包括碘制剂在内的哪一类消毒剂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应根据消毒对象、所处环境与季节、给药方式及用药经济分析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以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
编辑:邓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